292期

【小物大器】

筷 與君把箸擊盤歌

筷子不僅是餐具,更蘊含先人的設計智慧,其貫穿中華飲食文化(後傳至東亞、東南亞等地),展現出獨特的哲學與生活美學。

 

「筷」快招來-筷子的起源
 

是誰發明了筷子呢?有一說為大禹治水時,當時習慣以手抓食,為爭取時間,他等不及食物涼了,於是折樹枝用餐,相傳這便是筷子的雛型。最早的文字記載為《韓非子喻志》:「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怖。」紂為商代末期君主,可見當時已有象牙筷,以此推算,人類用筷歷史至少有三千多年。一般相信,筷子非一人、一時之作,而是因熟食燙手,上古先民就地取材,採摘細竹和樹枝撈取熟食,經代代相傳、改良,才成就今日的筷子文化。
 

筷子有多種名稱,先秦時期稱「挾」,也作「莢」,漢代司馬遷撰《史記》,稱商紂時的筷子為「箸」,至兩漢又出現「筯」字,李白《行路難》曰:「停杯投筯不能食。」即以扔筷子形容食不下嚥之狀。明朝吳中一帶的船家忌諱「箸」字,因為怕船「蛀」了,也擔心船隻停「住」,故改稱「快兒」,後來也有士大夫稱「快子」;不過《康熙字典》裡只收錄了「箸」字,顯見「筷子」一語並不為官方接受,只在民間流傳。
 

小筷子 大學問
 

今日漢字文化圈多使用筷子用餐,但形制略有不同。如華人用圓頭方身的筷子,是受「天圓地方」概念的影響,而韓國人習慣用小桌吃飯,為方便移動桌子,故使用扁筷,才不會在桌面上滾動。各地也有其獨特的用筷禮儀,比方華人絕不會將筷子直插於碗中,日本則是忌諱將筷子平放於碗上,會另外使用筷架等;總之,出國應入境隨俗,不以自身的習慣評斷對方的文化,而是相互尊重、交流,就像使用筷子一樣,進退合宜,方能好好享用佳餚。
 

立身剛直 處世柔軟
 

明明是兩枝筷子,卻慣稱「一雙筷子」,其中暗藏了太極的智慧,太極圖分有陰、陽,太極為一,陰陽為二,一生二,二含一,所以並非對立,而是慈悲的融合。再者,筷子形體「勁直不容偏」(出自宋朝韋驤〈火筋〉一詩),但使用剛直的筷子時,卻特別講究相互協調,其實這也是東方特有的美學;我們若能時時修身懷德,行事正直,並涵養足夠的智慧,便能做出「對的事情」;做人處事,則不妨柔軟一些,多替人著想,與人為善,為世間增添溫暖,也讓社會更加和諧與美好。

 

互「箸」力量大
       

三個皮匠結伴而行,途中遇見了三個小和尚,兩隊人馬聊起常見的俗語:「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三個和尚沒水喝」;小和尚聽了不服氣,於是找來智者為他們仲裁,智者將他們分別鎖進兩間房子裡,屋裡生活用品一應俱全,唯有筷子的尺寸不對,比一般筷子長了好幾倍。

三天後,智者將他們放出來,只見小和尚餓得頭昏眼花,智者問:「屋裡有食物,為什麼不吃呢?」小和尚哭喪著臉說:「筷子那麼長,根本送不到嘴裡啊!」接著,智者又將三個皮匠放出來,只見他們精神煥發,小和尚很不解,問他們是怎樣吃飯的,皮匠互看了一眼,笑著回答:「我們是互相餵著吃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