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2期

【字裡行間】

萬物靜觀皆自得
 

閑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
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雲變態中;
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

-宋‧程顥〈秋日偶成‧二首之二〉

 

 

程顥是北宋著名的理學大師,認為「天理是萬物的本源,先有理而後有萬物」,因此唯有「明心見性」,才能體悟萬物的根本之道。這首信手拈來的詩作正說明了他的思想精髓:無論外在的變化如何風雲詭譎,只要內在本心能沈靜下來,自然可以看清事物的本質,達到怡然自得的人生境界;所以富貴貧賤皆是外相,順境時不會迷失本性,逆境時依然不改其樂,如此男兒就稱得上是豪雄了。

 

有趣的是,程顥認為「靜觀」才能體悟萬物的本質,若以此哲理來探究「萬」、「物」二字的字形、字義,或許剛好可以說明箇中奧妙。

 

甲骨文中的「萬」是個象形字,描繪的是一隻蠍子的外形:上方是一雙「鉗子」,中間是硬如盔甲的身體,下方則是翹起的尾刺,十分鮮活。然而為何後來「萬」會成了「十千」的數字名稱呢?原來商朝人認為,蠍子是毒性極強的動物,分布廣、經常可見,象徵著「無可超越」、「終極」等意涵,因此將「萬」假借來指稱很大的整數,即一千的十倍,這已是當時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最大數目了。

不過,很多假借字常因「後起義」通行,久借不還,而造成本義喪失,「萬」正是如此。由於後世都將「萬」當成「十千」,便只好另造新字「蠆」(音ㄔㄞˋ)來指「蠍」。如今「蠆」亦不通用,才再造「蠍」字,但已成單純的形聲字了。

 

無獨有偶,「物」的遭遇也相類似。「物」是一個會意兼形聲的字,其字義必須從「勿」說起。今日的「勿」在甲骨文中原本是兩個不同的字,一為雜色旗幟;另一為射箭時的咻咻聲,引申作「不要」、「否定」。兩字寫法近似,大約到春秋戰國以後便書寫成同一個字形-勿。「物」中的「勿」是雜色旗,與「牛」相合之後會其意,可知「物」其實是指雜色牛。於是,既然毛色紛雜多變是「物」的特徵,那麼後世便將各式各樣的東西也泛稱為「物」了。

 

現在「萬」、「物」二字的起源與本義已鮮為人知,它們的意涵已擴大到足以包羅世間所有東西。但我們不妨靜下心來,看看人類在文明發軔之初是如何與大自然休戚相關,相信就能體悟出與萬物共存共榮的和諧之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