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志業∣行天宮五大志業網

359期

【信眾見證】

萬般由心 心好造福

◎ 洪慈護佑 聖恩浩蕩

由於全家人長年受到 恩主公疼惜,過得健康平安,陳女士不僅滿懷感恩,更把握服務的機緣,加入行天宮公益志工的行列,當恩主公的「腳手」,只盼能報答聖恩於萬一。

 

多年前,陳女士的父親高燒不退,住院接受診治,卻始終檢查不出發燒的原因,病情愈來愈危急,被轉入加護病房,醫師甚至發出了病危通知單!陳女士和母親、手足都深感擔憂與害怕,幸好經過專業醫療處置,父親的生命徵象才恢復穩定。

 

「進入加護病房探視的時候,我看到爸爸遭受病痛折磨的模樣,真的非常心疼、難過。」陳女士娓娓敘述當年情景,彷彿陷入哀傷的回憶之中,不禁語帶哽咽:「可是我不想讓爸爸發現我有多難受,只好強忍淚水、擠出笑容,緊握住他的雙手,努力多說一些安慰、鼓勵、打氣的話,希望能帶給他信心與正能量,相信堅強的爸爸一定可以安然度過這個重大關卡。」

 

此時,陳女士的母親心急如焚,趕緊來到了行天宮台北本宮,祈請恩主公護佑先生早日脫離險境。陳女士表示:「很感謝廟裡師兄提醒媽媽,除了虔誠祈求外,像是爸爸的病況、在哪家醫院治療、病房號碼等,都要稟告清楚。 恩主公的靈驗實在不可思議,媽媽來行天宮拜拜過沒多久,醫師隨即找出病因是肝膿瘍,對症醫治,爸爸的高燒終於退了,轉危為安,從加護病房回到普通病房。」

 

然而,父親雖解除了性命之憂,仍需持續住院觀察、治療。「爸爸的個性比較外向,不習慣整天待在醫院,再加上身體還是會不舒服,睡眠品質也不好,因此情緒容易低落,但有時又顯得脾氣暴躁,我們這些兄弟姊妹都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陳女士如是說。

 

陳女士母親對於先生住院時的身心狀況,一直看在眼裡,心想這樣下去著實不是辦法,又來到台北本宮,聽從廟裡師兄的建議,懇請 恩主公收先生為契孫,擲筊請示,如願獲得聖允,同時也為先生請領了平安卡。陳女士說:「爸爸隨身攜帶契孫平安袋與平安卡後,感受到 恩主公就在身旁時時護佑,心情變得比較平靜,晚上也能一夜好眠了。」

 

如此過了三個多月,陳女士父親的病情漸有起色,他自認已無大礙,三不五時就詢問醫師出院的時間,醫師均表示還需要再觀察,令他大失所望。陳女士表示:「媽媽明白爸爸盼望趕快回歸正常生活,於是又來到行天宮求籤請示,聖示要聽從醫師的囑咐,安心養病,一切都會好轉。爸爸相信 恩主公會有最好的安排,心情才逐漸安定下來,最後爸爸果真平安出院返家, 恩主公就是這麼靈驗、慈悲!」

 

「爸爸從生病發燒、轉入加護病房,到長期住院、痊癒出院,這一路來都承蒙恩主公無微不至的照拂。」陳女士說:「後來爸爸也在我們的陪同下,親自來到廟裡參拜,感謝 恩主公救了他一命,幫助他恢復健康,我們全家人也都非常感恩!」

 

話鋒一轉,陳女士談及自己近年罹癌,幸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而且治療過程十分順利,也未產生明顯的副作用,醫師表示這種情形並不常見,陳女士相信這一定都是因為 恩主公的眷顧所致。她感激恩主公成為她最堅定的靠山,感念玄空師父建設行天宮三宮,感謝資深志工師兄的教導與鼓勵,加入行天宮的大家庭,讓她的生命更為豐盛圓滿。

 

最後,陳女士和在場信眾分享自己的感悟:「每個人都一樣,難免會遇到挫折困難,或是感到徬徨無助,值得慶幸的是,我們都可以誠心懇求 恩主公的扶持與指引,恩主公真的千處祈求千處應,非常靈驗,祝福大家都能夠在 恩主公的慈悲護佑之下,身體健康,闔家平安。」


◎ 從心啟航 重獲新生

經歷過人生低潮的文先生,承蒙恩主公指引,終能展開全新生活,於是透過親筆來信,分享心路歷程,表達感恩之情。

 

我曾遭逢重大變故,因而罹患了憂鬱症,後來又歷經喪父之痛,導致病情愈來愈嚴重。

 

在我最無助、失意的時候,因緣際會下接觸到行天宮出版品,像是聖神仙佛傳世的經典、行天宮精神導師 玄空師父的傳記等,只要將精神投入在文字當中,總能感受到一股溫馨能量,有時甚至會感動得流下眼淚,這份善緣帶給我嶄新的人生觀,也讓我再度拾回生命活力。

 

恭讀 玄空師父所開示的《萬般由心》一書,才明白原來希望運途順遂,必須從問心、洗心、端正心念言行做起,這是我第一次聽聞這樣的正信教誨,內心獲得洗滌,智慧逐漸增長。我也體悟到,心中的善念與惡念對生活有很大的影響,更發覺內心的善念大樹正在慢慢茁壯,其實做人但求問心無愧,踏實過好每一天,只要心存善念,自然福慧相隨。

 

在 恩主公與 玄空師父的指引下,我清醒了!我的人生依然充滿希望,我還能重新啟航!我開始調整生活作息,每天早上先恭誦行天宮寶經,認真修習;平日多半在看書、寫字,穩定心緒;睡前則問心省察當天的言行作為,並且試著與自己對話。另一方面,我積極接受精神科的專業治療,朝減藥的方向努力;並且藉由心理諮商,一步步地解開了心結。

 

我也提醒自己,腦海裡的正向心念是一股強大動力,比方說時時刻刻懷抱著感恩的心,感謝天地萬物,感謝父母親,感謝每位協助、關懷、陪伴我的人,那麼就不會再落入負面情緒的深淵;而懂得付出更是生活的喜悅泉源,善意的付出即是福德,與其用憂傷蹧蹋自己,不如向身旁有需要的人伸出援手,或是協助打掃社區環境等,光陰是寶貴的,要用來行善,留下珍貴的美好回憶。

 

經過好幾年的治療與調養,我走出憂鬱低谷,身心狀況明顯改善許多,終於能夠和兄弟姊妹一起照顧、孝順媽媽。行天宮出版品使我明白家庭、孝道的重要,我會「知孝盡孝,將心比心」,與家人和樂融洽地相處,讓這個家在愛的滋潤下充滿溫馨幸福,我要做個有溫度的人,和身邊親友同享這份溫暖。再度走在人生的正途上,萬分感激恩主公的慈悲護佑!


上一頁】【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