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志業∣行天宮五大志業網

343期

【聖心鐫詠】

行天宮三宮楹聯巡禮(四十一)

玄冕鎮寥天,伏魔萬古神威壯;

靈祇通肸蠁,忠烈千秋俎豆新。

【語譯】 

玄靈高上帝坐鎮天庭,聽聞萬神啟奏,並時時顯聖降伏諸魔、掃蕩妖邪,留傳萬古的神妙威能雄偉壯盛、應化無窮,護佑世間長保清寧平安;

 

玄靈高上帝靈應妙驗,感通人間,忠耿剛烈的正氣節操,經數千年依然倍受稱揚,所以世間敬拜 玄靈高上帝的祀典延綿不絕,歷久而彌新。

 

【註釋】 


一 玄冕:古代天子、諸侯祭祀的禮服,此處代指 玄靈高上帝。《周禮.夏官.弁師》:「掌王之五冕,皆玄冕、朱里、延、紐。

  冕:古代大夫以上的王侯所戴的禮帽。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冕,大夫以上冠也。

 

二 寥天:遼闊的天空,引申為天庭。唐代儲光羲〈薦玄德公廟〉:「君居寥天上,德在玉華泉。

 

三 靈祇:天地之神,此處指 玄靈高上帝。

 

四 肸蠁:敬拜時的馨香與祝禱,此代指人間。北宋余靖〈遊韶石〉:「九野奠山川,萬靈通肸蠁。

  肸:音ㄒㄧˋ,聲音振響或氣味漫布。此處形容禮神時,馨香煙氣繚繞蒸騰而上,德芬四溢的情境。東漢許慎《說 文解字》:「肸,響、布也。

  蠁:音ㄒㄧㄤˋ,又名地蛹、知聲蟲,能感知聲響、方向的蟲。此指世人虔誠的祈禱聲喃喃細微而如縷不絕,盼 達天聽的景象。北宋陸佃《埤雅》:「蠁,蓋蟲之知聲者也……或曰,蠁善令人不迷,故從嚮也。

【賞析】 


本楹聯書體為行楷,行筆勁利爽峻,結體嚴整中不失婉約俊逸。

 

此聯上、下聯句首分別嵌入「玄」、「靈」二字,表彰 關聖帝君領任第十八代玉皇上帝之尊號為 「玄靈高上帝」。

 

首句以「玄冕」對「寥天」,以「靈祇」對「肸蠁」,而「玄冕」、「靈祇」皆代指 玄靈高上帝,又以「寥天」借代天庭,「肸蠁」借指人間,與《玄靈玉皇經》經文「衡把中天,靈貫大地」相印證,讚揚 玄靈高上帝統御天界,貞定乾坤、協和風雨,又能觀照下界,以身教、言教勸善懲惡、調伏頑劣,護佑世間生靈安泰,清靜祥和。

 

次句則分別取用明神宗頒封的 玄靈高上帝聖號「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中的「伏魔」,及從宋徽宗御賜的「忠惠公」和「昭烈武安王」封號裡各取「忠」、「烈」二字,組成專有名詞以符合對仗的條件。又將時間並列,以「萬古」讚歎 玄靈高上帝的聖神威勢垂範長存,持續教化度人,所以能成就「千秋」歷久彌新、馨香祀典不絕的盛況;更融入〈玄靈本行誥〉「不二志朝廷,清廉獨幟千秋;惟一心漢代,勁節卻超萬古」的意旨,將 玄靈高上帝的凜凜正氣,凝鍊於字裡行間,期能激勵讀者效法 玄靈高上帝,興起勤修道德、慈悲助人的清節之志,如此積累善業,相信自會享有綿長久遠的福報,一生平安。       

楹聯撰書者介紹

江兆申(1925~1996) 字茮原,亦作椒原,安徽歙縣人。

 

自幼稟受家學,未受過正式的學校教育;後師從溥心畬,吸收舊傳統的精華,並打破既定的格局,推陳出新。書法方面,兼擅篆、隸、行、楷各體;繪畫作品體現獨有的清新特質和秀雅的色調。為國際知名的藝術史學者,尤以精於「鑑賞」著稱於時,多次於海內外舉辦個人書畫展。曾任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兼書畫處處長。著有《江兆申書畫集》、《關於唐寅的研究》、《靈漚類稿》等書。

楹聯小百科 借得好音義,對偶自然成的「借對」

對聯的對偶,依照平仄、詞性對應的寬嚴程度,可分為三類:一是嚴密工整的「工對」,二是寬鬆但仍符合基本規範的「寬對」,如下聯「伏魔」、「忠烈」的詞性並不相應,而是以專有名詞的方式對仗;第三則為「借對」,指經由借義或借音來達到對仗的條件。如上聯的「玄冕」、「寥天」為句中對,但玄指「顏色」為黑,寥指「空間」寬闊,詞的屬性並不同,因此透過借用玄字本有的深遠義來對仗;並以此頌揚玄靈高上帝的神威廣大、慈心無量,時時觀照遼闊悠遠的宇宙,顯聖遍在世間各處以護佑、教化蒼生,是我們尊仰、學習的神聖典範。

上一頁】【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