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6期

【有情天地】

人類文明之泉源 河流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回……
        -唐.李白〈將進酒〉(節錄)

發源於巴顏喀拉山北麓的黃河,長度為全球第七。對古人來說,它從五千二百多公尺的高山奔流而下,的確就像傾瀉自天上的河水,壯盛浩大,氣勢銳不可當。尤其黃河流經黃土高原後,挾帶巨量泥沙,進入平原後因流速減緩,致使泥沙不斷沈積、河床抬高,最終氾濫改道,造成嚴重洪災。如此桀敖不馴的一條大河,不免引得才華天縱的李白發出深深長嘆,寫下這首令後人吟誦不絕的千古詩篇。

 

河流是地球表面水循環的重要部分,當降雨落至高處,雨水順著地勢往低處流動,沿途匯集從其他高處而來的降水,一直到海洋或湖泊,於是便形成了河流。

 

在流動的過程中,河流會不斷產生侵蝕、搬運及堆積作用。因此自形成之初,河流就會隨著各種作用力的增強或消退,而改變其形貌。

 

首先是「向下侵蝕」:由於受到重力作用影響,河水向低處流動時,會對河床底部不斷磨蝕。若因地層變動,河床坡度愈來愈陡峭,那麼向底部侵蝕的力道就愈強,久而久之,便會出現河階或V形谷,今桃園市大溪區的大漢溪河階地形即是典型例子。

 

其次是「向源侵蝕」:當河川中下游的向下侵蝕增強,也會逐漸造成上游的河床坡度變大,於是侵蝕作用便向源頭發展,使得河源谷地不斷向上延伸,造成頂部持續崩塌,形成有如湯匙狀的地貌。若兩條河川的源頭相鄰,而低位河的向源侵蝕比較強,那麼假以時日,低位河的源頭便會切穿分水嶺,奪取高位河的源頭,這就是「河川襲奪」。失去源頭的高位河被稱作「斷頭河」,搶走高位河源頭的低位河則稱「襲奪河」。

 

譬如臺灣東部第一長河-秀姑巒溪,在十多萬年前原本只是海岸山脈東側的一條小溪-奇美溪,至於現在海岸山脈西側花東縱谷的秀姑巒溪河道,其實是古花蓮溪的上游。誰知因板塊運動作用,海岸山脈持續抬升,使奇美溪流速變快、向源侵蝕劇烈,最後竟然切開了海岸山脈,而在瑞穗襲奪了古花蓮溪上游,造就成今日的秀姑巒溪及壯觀的峽谷地形。

 

河川因流速加大而產生侵蝕,那麼當流速變緩或水量變小時,便無力再攜帶從中上游所搬運來的泥沙,於是就會沈積在下游河道或出海口,形成沖積平原、三角洲及沖積島。如前述的黃河,即與海河、淮河共同沖積成廣大的華北平原。

 

由於河流受到地形與各種作用力的交互影響,而經常改變形貌;其所在位置也因雨量、氣候的差異,而出現不同的類型。譬如大多數的河川會流入海洋,但有少數河川因流經地區高溫乾旱,又缺少支流匯入,河水因蒸發很快而流量銳減,最終只能流入內陸湖泊,甚至就直接消失了,此即內流河,如塔克拉瑪干沙漠北部的塔里木河。

 

河川可說是改變陸地形貌的重要力量,且是眾多生物賴以維生的資源,人類的四大古文明均發軔於大河,此即明證,然而人類的各種活動往往也會汙染河水。河流是文明之母,我們應當保有它原本的清淨,人類的未來才能永續美好。    

河流一二事

  1. 長度排名前十的河流(括號內數字為公里):尼羅河(6670)、亞馬遜河(6437)、長江(6363)、密西西比河(6021)、葉尼塞河(5539)、黑龍江(5498)、黃河(5464)、鄂畢河(5410)、湄公河(4909)、拉布拉他河(4876)。
     
  2. 流域面積最大的河是南美洲的亞馬遜河,約6915000平方公里;最深的河是非洲的剛果河,最深處達230公尺;含沙量最大的河是亞洲的黃河,目前的年平均含沙量為每立方公尺37.8公斤,平均每年輸入下游的泥沙達16億公噸。

上一頁】【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