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5期

潤心法雨】《玉皇上帝洪慈救劫寶經》
今譯今註
(卅二)

【語譯】 

唉!古代因積德累功,而成就崇高境界的聖賢仙佛,在世時的外貌並沒有三頭六臂,仍與今人無異;如今的天地山川,化生長養著各種穀類,及一切物類,也和從前完全相同。

 

為什麼本性善良的世人,如今卻要自甘墮落,作出種種下流、卑劣的惡行呢?


【註解】 

一 噫:感嘆詞,等同「唉」,表示感慨、悲痛或惋惜。
 

二 三頭六臂:原本指某些神明的法相,此處指異於常人的外貌。
 

三 古日:昔日、古代。
 

四 爾:你、你們。此處是 玄穹高上帝對世人的指稱。

  良民:本意為安分守己的善良百姓,此處指本性善良的人。
 

五 下賤:下流、卑劣的行為。

【說明】

玄穹高上帝勸勉世人,要效法聖賢仙佛堅定心志,修養品德,努力提升生命的境界;切勿自暴自棄,不思進取,沉淪於惡道,萬劫不復。

 

今人變心,捨良為賤
 

人之所以無法守護天生的良心善性,不願仿效古聖先賢的德行,反而做出種種下流卑劣、胡作非為的言行,原因即在於人心受到貪、瞋、癡、慢、疑五毒的染汙,或是外境的牽引、誘惑。

 

有些人雖然飽讀詩書,立志為聖為賢、成仙成佛,卻仍在功名富貴的利誘下,捨棄本心、忘卻志向,讓人生遠離正途,愈走愈偏差。這也就是亞聖孟子所說:「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言非禮義,謂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義,謂之自棄也。」這些傷害、捨棄自己,說話不符合禮法道義的人,他們的言行是不可能具有價值和意義。這些背離「仁義」之道的自暴自棄者,缺乏聽從正道的智慧,也缺乏矯正自己的勇氣,更缺乏追求良善的毅力。

 

然而,在這世上,人、我、萬物的關係是相互共存,每一個起心動念、言行舉止,都可能牽一髮而動全身,使整體受到牽連;就算只是微小的罪過,也都屬於「甘居下賤」的惡行。一旦不守國法、不愛護生靈、不珍惜五穀、字紙,糟蹋前人心血,犯下種種不孝、不忠、不廉等違背道德的行為,卻又不願懺悔改過,不僅將使人與人之間失去信任,相互計較、指責,導致家庭失和、影響人際關係,還會破壞生態,造成天地失衡,災劫叢生,自己也逃不掉受苦的厄運。

效法聖賢,存仁行義
 

無論是行天宮《列聖寶經合冊》,或者《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等古籍,這些經典不僅記載聖賢仙佛在世時,種種良善的行誼,更蘊含待人處事的智慧,能做為日常生活奉行的準則。所以,除了要珍惜能夠接觸經典的良緣,我們在說話、行事之前,也要思考是否符合經文開示的義理,是否依循倫常綱紀,時時以聖賢之道、聖賢之言與人倫規範反躬自省,人生才能持續走在正道上,向善的目標邁進。

 

此外,我們也要效法聖神仙佛存仁心、行義舉的聖德懿行。仁心,是不捨眾生受苦的同理心;義舉,是為正當、正確的事採取行動。若能體恤他人的辛勞,就不會只顧自己的安樂,而是能進一步看見對方的需求,並且主動伸出援手,盡力幫助他們度過難關。

 

《敦倫經》曰:「敦仁義,崇道德,成仙成聖天階。」岳恩主提醒我們,要自我砥礪,讓品行符合仁德道義,舉止遵守倫常法規。倘若我們可以師法前人的道德風範,落實經典古籍的教誨,積極自勉自勵,並且將心比心為對方著想,以慈悲付出關懷,用智慧靈活變通,相信這輩子就會過得極有意義,社會環境也能因為眾人的愛與善良,變得更加溫暖、和諧、美好,未來成為聖賢仙佛的根基,自然得以穩健踏實地逐步積累了。         



上一頁】【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