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行腳】
說者用心,聽者暖心
好好說話是一種智慧,以友好的態度及合宜的言詞溝通,不但能讓彼此交流更順暢,也能令人如沐春風,獲得他人的信賴和情誼。
分享一個小故事:飯店裡,有位客人氣呼呼地把經理喊到房間來,抱怨客房的電器都壞了,燈不亮、冷氣跟電視也打不開,一定要給飯店差評;飯店經理一看,原來是客人沒有將房卡插入電源啟動裝置,難怪無法使用電器,但他始終面帶微笑,真誠又溫和地說:「先生,真的非常抱歉,這種設計的確造成許多人的困擾,我們會對此檢討改進;對了,我先將卡片插進去,您再檢查看看,還有沒有需要我們協助的地方。」此時,房間裡的燈全都亮起來,客人的臉也紅了。
離開客房後,助理為經理打抱不平:「明明是他沒見識,您也對他太客氣了!」經理笑著說:「既然是我有道理,為什麼要大小聲呢?我們是服務業,好好說話,多交一個朋友,多留一位客人,我認為很值得啊!」後來那位客人上網給了好評,還常帶著家人、朋友來訪,他總會自告奮勇地介紹環境,並告訴大家:「這裡是『五心級』飯店,服務最好!」
人與人之間,難免會立場不同,有些人為了表達自己才是正確的一方,於是言詞強烈,態度激憤,一心想要勝過對方,卻因此引發衝突,甚至種下了心結。反觀故事中的經理,全程耐心地傾聽顧客說話,就算知道自己站得住腳,依然平心靜氣,考量客人的感受,貼心化解對方的尷尬;儘管只是短短數語,卻蘊含著極大的善意與包容,不但化解了口舌之爭,同時也贏得顧客的心。
行天宮寶經《司命真君靈寶真經》云:「發而為言,溫和慈讓。」與人相處時,應懷著善意與同理心去應對,讓話多一點彈性和溫度。言語能體現我們的修養,即便有理,我們也要語氣婉轉、態度溫和,並站在他人的角度設想,留三分餘地,讓對方有臺階可下,才可能將道理或訴求「傳入耳、說入心」,讓人際溝通更加和諧。
行天宮平安心語:「心好、話好、態度好,增益人間美與善。」提醒我們要「用心」說話,能親切有禮地傳達正確的理念、說出有建設性的善語,讓每句話都成為「小太陽」,融化心靈的隔閡,相信將能讓人際間更友善,共創溫馨祥和的社會。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