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期

【小物大器】

口罩 我們的另一張臉

口罩,是佩帶於口鼻、防止吸入空氣有害成分的用品,可阻擋煙、灰塵、懸浮粒子、傳播疾病的微生物等;醫療口罩需符合國家標準「CNS 14774(T5017)醫用面罩」之要求,其他如活性碳口罩、防霾與防塵口罩等則要依所處環境佩帶,才能有效防護。

口罩簡史
 

人聞到穢氣,下意識以衣袖遮鼻,即是「口罩」的概念。先秦時女子出門,禮節上要以巾帕遮面,只露出眼睛,而當時認為奴僕「不潔」,也要求其掩蓋氣息;至元朝,馬可波羅記錄宮人服侍皇帝用膳時,以絹布蒙口鼻,避免接觸食物,為東方的口罩雛形。

 

奇異的「鳥嘴醫師」

在西方,古羅馬博學者老普林尼不忍礦工吸入粉塵,便以動物膀胱製作口罩,但他勘查火山時卻沒有戴,因此吸入毒氣。十四世紀,歐洲瘟疫肆虐,出現了「鳥嘴面罩」,醫師在鳥喙狀面具裡塞滿花朵、草藥或香料,以阻擋臭味和有病毒的空氣,還穿上打蠟的大衣、闊邊帽、手套與枴杖,避免與病患直接接觸;「鳥嘴醫師」救活的人並不多,倒是那奇特的裝束,成為中世紀歐洲的神祕符號。

 

醫護人員的標準配備

十八世紀之後,工業革命雖帶來了社會的繁榮,但同時也製造了大量的廢氣和霧霾,民眾會蒙上一層布隔絕髒空氣。 十九世紀,研究顯示空氣中存在使物質腐敗的微生物,也證明醫護人員在手術中交談可能會引起病患的傷口感染;德國外科醫學家米庫里茲據此,提出「醫護人員執行手術時應戴上消毒紗布面罩」,此為「米庫里茲氏口罩」,為西方文獻上的第一個口罩,「戴口罩」也成為醫護人員的標準形象。清末,中國東北發生嚴重肺鼠疫,總醫官伍連德發明了兩層紗布的口罩,成本低、材料易得,人稱「伍氏口罩」。

 

二十世紀爆發大規模的「西班牙流感」,全球超過百分之三十的人都遭到感染,民眾被要求戴上口罩, 口罩就此走向大眾,也成為疫期的象徵。

 

小豬立大功

二戰時士兵受毒氣攻擊,唯獨周邊的野豬無恙,原來當野豬嗅聞強烈氣味後,會本能地將鼻子埋進泥土裡,而泥土能過濾和吸附毒氣,人類受此啟發,發明了「豬鼻」外形的「防毒面具」,可別小看那長長的「鼻子」,裡面裝滿了救命的吸附劑呢!

彼此尊重 「罩」喚幸福
 

如今口罩除了衛生、防疫、防毒之用,還多了保護隱私、減少社交、時尚配件等功能。而在疫情蔓延的日子裡,人各一罩,根本沒有機會看見對方的臉,我們慢慢學著和自己相處,也期盼脫下口罩的日子。

 

隨著疫情趨緩,「口罩令」亦愈來愈寬鬆,「悶」了好久的民眾有些不習慣,有人繼續擁「戴」,有人寬心解罩,一罩兩面情;經此大疫,我們學會了獨處,也逐步「更新」相處模式,在符合防疫規定的前提下,戴或不戴,都應尊重彼此的考量,讓每個人自在、舒坦地生活。 相信有一天,我們終能坦然相見,給彼此一個微笑。

臺灣口罩之路

 

  • 日治時期:總督府推廣公衛觀念,大力宣導戴口罩的好處。
  • 民國時期:
    一、一九六○年代,腦膜炎、白喉、流感幾度大流行,政府鼓勵民眾戴口罩防範。
    二、一九六○至一九八○年代,機車族、噴灑農藥、代工工廠讓口罩迎來盛世,之後產業逐漸沒落。
    三、二○○○年後,SARS和COVID-19讓口罩再度回到大眾視野。

上一頁】【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