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9期

【問心生活】
知足知止.群我共榮

玄穹高上帝於《救劫經》開示「無毀謗諂諛心」,提醒世人,若起了貪欲,便會產生邪思妄念,為了奪取利益,「毀謗諂諛」即成為殺人不見血之手段。毀謗的言語往往是故意模糊真相、捕風捉影、羅織罪名、抹黑清白,讓受害者百口莫辯,內心留下難以癒合的傷痕,心靈脆弱者甚至走上絕路。諂諛奉承的言行,像裹著糖衣的毒藥,會讓道德心不夠穩固的人志得意滿、高高在上、睥睨天下,迷失了本心,忘記了初衷,而做出背離人心的錯誤行為,甚至導致社會是非混亂、道德敗壞、正不勝邪、歪風肆虐。

 

宋朝奸臣秦檜可說是毀謗諂諛心的經典人物;秦檜諂媚君王,獲得信任,又藉機毀謗 岳恩主飛,挑撥君臣關係,《岳武穆王敦倫真經》曰:「未天顏,先受幽獄。偽詔頻加,沉冤三字。鼎鑊不避,了悟無生。與張將軍及公子等,同殉難於風波。」忠心為國,準備收復失土的 岳恩主,被「十二道金字牌」緊急召回朝廷,被加諸各種不實的罪行,更以「莫須有」三字的罪名,與張憲將軍、岳公子雲於風波亭含冤升天。而小人當道的南宋,自此難以抵禦外族的侵擾,終被蒙古元朝取而代之。秦檜與妻子王氏則被唾罵至今。

 

《敦倫經》曰:「節嗜慾以盡命。事上無諂,待下無苛。全人名節,種來生福田。」「勿成人之惡,勿毀人之能。」提醒我們要節制不當的欲念,保持「心正、口正、眼正、耳正」,不隨意議論他人,或散播傷人、謗人的惡語,也不誤信諂媚綺語或流言蜚語,不助長別人的惡處、不貶抑別人的才能。現今社會媒體、網路的傳播無所不在,如果沒有一顆智慧定靜之心,就很容易隨之起舞、人云亦云,累積罪業成為浩劫的「幫兇」。自古以來,祖先訓示我們做人要心存「厚道」,而道行的功夫在於「知足」及「知止」。管仲曾說,水的界限在於沒有水的地方,財富的界限則在於滿足處。人若能「發乎情,止乎禮」,堅守良知,堅定信心,那麼在這資訊混淆的時代,我們就能如《金剛經》的禪定、般若一樣,以清明的智慧在生活中行禪,應對進退皆有分寸,讓心不隨境轉,不被迷惑。

 

一個團體或國家要和諧興盛,需靠每個人共同成就。 玄空師父就開示「世間是道德試驗場」,如果能回歸本心與道德的修為,落實知足、知止的功夫,斷除因貪念、誘惑、嫉妒而起的「毀謗諂諛心」,培養公正且無執無欲的剛正道心,那麼就算世間再紛雜,我們依然是在塵而不染塵,而且還能發揮正向影響力,與眾人一同撥亂反正,持之以恆,讓社會處處充滿真善美的美麗風景,家庭和樂,國富民安。

上一頁】【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