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7期

【食心食藝】

馬鈴薯 中西料理兩相宜

馬鈴薯,又稱「洋芋」、「土豆」(中國華北)、「爪哇薯」(日本),原產於南美洲,七千多年前印加民族即有食用紀錄,直到大航海時代傳到世界各地,現在已是全球五大農作物之列—稻、小麥、玉米、燕麥、馬鈴薯。

 

常見的馬鈴薯,黃皮黃肉,口感略微鬆軟,由於其本身味道不會太重,可作為主食、也是百搭的配菜,常做成薯泥、可樂餅、義式麵疙瘩……等西式料理;中式餐食也少不了馬鈴薯,可燉煮、熬湯、熱炒、煮咖哩;若想讓濃湯更香滑黏稠,則可加入些許馬鈴薯泥,既天然又美味,而薯條、洋芋片更是廣受喜愛的點心零食。

 

美國農業部農業研究所指出:「每餐只吃全脂牛奶和馬鈴薯,就可以得到人體所需的一切營養素。」很多人以為馬鈴薯是高熱量垃圾食物,其實每一百公克的馬鈴薯,澱粉含量不到四分之一,還含有蛋白質、纖維素、維他命、鉀、鐵、鎂……等十五種營養成分,馬鈴薯的營養價值是蘋果的三倍。真正減重的大敵,是烹調過程中添加的油脂、調味料,而非馬鈴薯本身喔!

 

由於馬鈴薯發芽後,會產生有毒的「茄鹼」,且「茄鹼」耐高溫,就算去除芽眼、削皮、加熱,都可能殘留微毒性,仍有中毒風險。所以,存放馬鈴薯要保持乾燥、通風,一旦發芽了就應立即丟棄,不要再食用。

 

臺灣種植的馬鈴薯產季約在二至三月,冬日行經臺中、嘉義及雲林等產地,不妨看看窗外田園景物,即使看不到藏在泥土下的馬鈴薯,但那一片綠油油,與點綴其間或白或紫的小花,別有一番風情。

古老而神祕的薯寶
 

在祕魯安地列斯山有一座「馬鈴薯公園」,種植的不是花花草草,而是由「國際馬鈴薯中心」與六個部落共同營運,以傳統農作方式復育一千二百多種高地馬鈴薯品種。一方面保留基因庫與生物多樣性,另一方面馬鈴薯耐旱、容易儲存,可供應大量人口食用,解決極端氣候下的糧食危機。

 

印加後裔對馬鈴薯有許多別稱,像是「羊駝的毛鼻子」、「美洲獅掌」。還有一種外形凹凹凸凸的馬鈴薯叫作「讓媳婦哭泣」,因為皮太難削了。

上一頁】【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