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期

【聖心鐫詠】

行天宮三宮楹聯巡禮(廿三)

行止從心,順爾四時生百物;

天人之際,浩然忠義即神明。

【語譯】 


生而為人,行為舉止皆應遵從良善的本心,隨順天道四季自然的運行法則,讓萬物能依時生長,欣欣向榮;


關聖帝君深明體悟天道人事會互相感應,以浩然正氣蕩除邪氛,在人間留下忠誠義勇的精神,教化世人修德行善,感通天心,誠為人人敬仰的神祇典範。



【註釋】 

一 行止:謂人之行為舉止。

  從心:聽從天生的良善心性。

  《論語為政》:「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二 四時:指春夏秋冬四季。

  《論語陽貨》:「四時行焉,百物生焉。」


三 際:彼此之間。

  天人之際:指天道人事之間相互聯繫、感通應和的關係。

  《漢書董仲舒傳》:「《春秋》之中……以觀天人相與之際。」


四 神明:神祇。

【賞析】 


本聯書體為隸書,風格寬博古樸、蒼勁疏朗,結體嚴謹自然。


此聯上下聯首句以鶴頂格分嵌「行」、「天」二字,點明「行天宮」。


上下聯首句「行止從心」對「天人之際」,以及次句的「順爾」對「浩然」,為隔句對;而上聯「四時生百物」與下聯「忠義即神明」改為當句對,以「四時」對「百物」、「忠義」對「神明」,形成錯綜對偶的形式。


上聯化用了《論語》〈為政〉、〈陽貨〉的文句;下聯的「天人之際」典出《漢書‧董仲舒傳》中,董仲舒答覆漢武帝的《賢良對策》,歎美《春秋》不僅記載春秋歷史,還記錄天象異兆,昭示讀者天人之間相互影響的關係;而「浩然」則引自《孟子‧告子上》:「我善養吾浩然之氣。」這分巧思安排,正呼應《關聖帝君明聖真經》:「帝素覽《春秋》,幼觀孔孟。」稱頌 關聖帝君私淑先聖孔夫子、亞聖孟子的垂教,掌握天道、人倫的要義,進而以言行身教感化世人、契合天心;更屢屢示現神威德澤,以撥亂反正、定序乾坤,指引眾人安身立命、積德累功的正途。   

楹聯撰書者介紹

趙恒惕(1879~1971) 字夷午,一作彝五,號炎午,湖南衡山人。


曾遊學日本,參與同盟會。擅長為文、喜作詩詞聯語;亦工於書法,其筆力遒勁,尤其擅長「八分隸」。民國初年曾任湖南省省長,創立湖南大學,遷臺後任總統府資政。著有《趙夷午先生手札》、《衡山趙夷公遺墨》等書。

 

楹聯小百科 就算沒說出,知己也會懂的「藏詞」

「藏詞」修辭,是引述成語、諺語、格言時,藏去部分文辭,如本楹聯的上聯「順爾」,就是隱去《儀禮士冠禮》「順爾成德」的「成德」,其內涵即《說苑辨物》中孔夫子所說:「夫仁義禮樂成人之行也,窮神知化德之盛也。」勉勵眾人要落實成人之行、涵養「成人之德」,以順應天理、參贊變化。下聯「浩然」,則刻意藏起孟子強調的「之氣」,並鎔鑄文天祥〈正氣歌〉「天地有正氣……於人曰浩然」之意蘊,以稱歎 關聖帝君自然流露的忠義正氣,通貫天地、充盈人間,是我們修心成德、以忠義養氣的最佳榜樣。

 

上一頁】【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