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期

【字裡行間】

良能良知 通行天下

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

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

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

                     -《孟子盡心上》

孟子認為,許多能力與智慧都是與生俱來的,例如:飲食、睡眠、感知、判斷……這些不必學習即具備的本能,便是「良能」;不用思考即通曉的道理,便是「良知」。就像兩、三歲的孩子無不知道親愛父母,等到他年紀稍長,則無不知道尊敬兄長。親愛父母是仁,尊敬兄長是義。仁和義是通行天下的美德,由此可知人性本善,而孟子的立論基礎即在於良能與良知。

 

從文字來看,「良」、「能」二字均經歷了一番曲折的演變。甲骨文中的「良」,字形非常簡單,就是一個「口」,上下各有兩條線。此「口」並非動物的飲食器官,據文字學家推測,很可能是指一塊布帛,而上下兩條線應代表帶子。布帛可以拿來包裹物品,帶子則可以束緊。如此包裹物品,一來不容易散落、二來便於攜帶,效果很好,因此「良」用來形容「美好」、「完善」的事物。

 

不過從金文以後的「良」,字形變得比較複雜,幾乎已看不出原始樣貌,致使本義眾說紛紜,有學者認為是安好的穴居住所或通道,或是器具中的食物散發香味……但若回歸最初字形,或許美善的包裹狀態更貼近造字者的發想。

 

再看「能」,雖然字形不像「良」般變化甚多,但本義卻已喪失不用了。「能」是象形字,所描摹的是「熊」這種動物,所以是「熊」的本字。由於熊高大威猛,古人將其視為野獸中之強者,因此用來指稱有才華或傑出的人,或形容具有優秀的本領。後世覺得像「能」一樣的人實在太強大了,於是一借不還,從此「能」就是本事高強的人,而作為動物名稱,只好另造「熊」字。

 

值得一提的是,在現存八種熊科動物中,古代中國就有三種:一是「熊」(能),今稱「亞洲黑熊」(Ursus thibetanus),胸前有V形白毛,臺灣黑熊是其亞種之一;二是「羆」(ㄆㄧˊ),今稱「棕熊」(Ursus arctos),毛黃褐色;三是「貓熊」(Ailuropoda melanoleuca),毛色黑白相間。然而如今牠們的棲息地都遭受人類威脅,希望我們可以「良」好地保存其命脈,讓這般美麗強大的身影「能」夠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