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期

【有情天地】

風從海上來 熱帶氣旋

臺灣風信與他海殊異,風大而烈者為颶,又甚者為颱。
颶倏發倏止,颱常連日夜不止。
正、二、三、四月發者為颶,五、六、七、八月發者為颱。
                 -清
王士禛《香祖筆記卷二》

清聖祖康熙四十三年(西元一七○四年),古稀之年的王士禛寫成《香祖筆記》一書。此書是他遊歷四方、與友人交流的見聞,詳實記載了各地的風土民情。而此段提到熱帶氣旋侵襲臺灣的氣候現象,可說是目前所見文獻中第一次出現「颱」這個字。


颱即今人所稱的颱風,為熱帶氣旋的一種稱呼。在全球各大海洋都會出現熱帶氣旋,其中最常發生的區域為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和印度洋,在不同區域有各別不同的名稱:西北太平洋稱作「typhoon」(颱風)、大西洋稱作「hurricane」(颶風)、印度洋則稱作「cyclone」(旋風)。無獨有偶,中文的「颱風」和英文的「typhoon」發音近似,或許有人誤以為「typhoon」音譯自「颱風」,其實英文的「typhoon」源自於古希臘神話中的風暴之神「堤豐」(希臘文Τυφων、英文Typhon),這只是巧合而已。


無論熱帶氣旋的名稱是什麼,它們的成因皆相同,均是發生在熱帶海洋上的強烈低氣壓。


以北半球來說,主要出現於陽曆六月至十月間,即王士禛所稱的農曆五月至八月。此時熱帶海面上的空氣因長期受到日光的強烈照射而溫度較高,使得海水蒸發的水氣也增多,形成高溫、溼度大的狀態,猶如在蒸籠之中。這種溫暖潮溼的空氣會體積膨脹、密度減小,加上赤道附近的氣流本就微弱,所以很容易產生上升現象。而四周較冷的空氣又會流入補充原本的空間,接著再受熱上升,如此循環不已,形成對流作用。最後循環旺盛的氣流變成重量輕、密度小的空氣柱,於是就出現了所謂的熱帶性低氣壓。


其次,夏季太陽直射於赤道以北地區,來自南半球之東南信風隨著低壓帶北移而進入北半球,並且轉成西南風,與北半球原來的東北信風相遇後,更迫使輻合帶空氣上升,增強對流作用,於是不同方向的風造成強烈擾動,產生旋渦。如此一來,先前已形成之熱帶性低氣壓的空氣流動會愈來愈快,風速加大,便進一步成為熱帶氣旋了。


在臺灣,平均一年約有三到四個颱風會來襲,造成豪雨、山崩、坍方、土石流、海水倒灌等災害。不過颱風也是臺灣重要的雨量來源,如果沒有颱風,將可能導致缺水,甚至乾旱。雖然來自於大自然的災害有時難以免除,但做好事先的防範,卻是人人都應具備的憂患意識。

熱帶氣旋一二事

  1. 受到地球自轉的影響,熱帶氣旋在北半球是以逆時針方向旋轉,而在南半球則以順時針方向旋轉。全球每年平均生成約80個熱帶氣旋,以西北太平洋及南海生成的颱風最多也最強,自一九五八年至二○二一年間此區域共形成1680個颱風,平均每年約有26.25個。
     
  2. 熱帶氣旋的大小有時相去甚遠,較大者之暴風圈直徑可達1000公里,較小者之暴風圈直徑約100公里左右。目前紀錄中最大的是一九七九年西北太平洋的狄普颱風,暴風圈直徑達2220公里,幾乎可涵蓋半個美國本土;最小的是生成於二○○八年北大西洋的馬可颶風,暴風圈直徑僅37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