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期

【明心寶鑑】

行天宮寶經-經文精選

   明心小故事   

 

范仲淹是北宋人,幼時家境清貧,沒有錢上學,十歲便寄宿於寺廟僧房,努力讀書。後來,范仲淹輾轉來到知名的應天府書院,這裡人才濟濟、藏書豐富,而且不收費用,范仲淹十分感恩珍惜,更加發憤苦讀。


而為了有更多的時間和精神來學習,他每天簡單煮一小鍋粥,等粥凝結後,再分成四份;就這樣早晚各兩份粥,配鹹乾菜果腹;就算生活過得再清苦,范仲淹都甘之如飴,沒有一點怨言。有同學知道了,非常感動,便送些美食給他,但范仲淹一口都沒吃,並婉謝說:「我已經習慣吃粥的生活了,一旦享受如此佳餚,日後怕吃不得苦。」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經過多年寒窗苦讀,范仲淹二十六歲時,通過科舉考試成為進士,雖然當了官,但他卻一點也不驕矜自持。這時的他,不僅深諳儒家經典,更胸懷孟子所言「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之心。入仕前,范仲淹樂天知命、修養品德;入仕後,勤政愛民、克盡己職,不僅修復殘破的堤防,守護百姓家園;開糧倉賑濟災民,減輕災區賦稅;更常冒著生命危險,對皇帝直言進諫。


像是有一年鬧饑荒,范仲淹奏請朝廷救災未果,於是當面對皇帝說:「宮裡不能一天不吃東西,但現在許多百姓好幾天都沒東西吃,豈能不管?」後來,他還把饑民吃的野草獻給皇帝和皇親國戚,好讓他們能苦民所苦。


不過,范仲淹也因屢次秉公直言而遭貶斥,即便如此,他始終堅持原則。有人勸他少說話,以免惹禍上身,但他說:「為官者敢直言,君主才不會犯錯,百姓才能安居樂業。如此一來,禍患不生、天下無憂,這才是離禍、保身的根本之道。」


而范仲淹被貶至鄉下後,依舊泰然處之,為所當為。買地、創辦學校,還請來名師授課講學。其他官員看了,覺得很有意義,也紛紛起而仿效。他還用自己為官三十年,省吃儉用存下來的俸祿來設義田、建義學,照顧貧困的鄉親、學子。范仲淹「以天下為己任」的精神,直至今日,仍深受後世所景仰。


范仲淹一生遭遇許多逆境、挫折,但他並沒有因為生活的窮苦,而自暴自棄、迷失方向;也沒有因為仕途的起落,而懷憂喪志、萎靡不振。范仲淹始終堅守本分,並堅持做正確的事,充分展現出君子坦蕩蕩,不管處在什麼樣的環境下,都能隨遇而安、寵辱不驚的高尚道德。

   寶鑑照心田   

人生的運途,有時平順、有時崎嶇,順境時,要謙遜感恩,為所當為;逆境時,不灰心喪志,仍要善盡本分,堅定正確的信念,依正道而行,勇敢奮發,相信無論有再多的阻礙、再苦的試煉,不僅都能夠從容淡定、坦然自在地面對,也能讓我們的心靈變得更加堅強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