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期

【旅讀視界】

雁鴨 親水的飛行高手
 

跟著文學去旅行,用「心」看見,
不同時代、地域的自然美景或人文風情。

雁鴨是少數能夠在陸、海、空「三棲」的鳥類,多數為候鳥,會進行季節性的遷徙,並棲息於河川、湖泊、溼地等。
 

雁鴨家族


需要,雁鴨往往擁有船一般的流線體形(利於漂浮水上)、有蹼的腳(蹼的作用類似划水的槳)、防水的羽毛,而且翅膀堅實有力,許多雁鴨的飛羽上還有顏色、光澤各不相同的「翼鏡」(色彩鮮明的塊狀斑,具辨識功能),喙則寬扁而末端呈圓錐狀。


雁鴨在生物分類學上屬於「雁形目」的「雁鴨科」,包括了雁、鵝(例如東亞的鵝是人類馴化的鴻雁,列為鴻雁的亞種)、鴨、天鵝、鴛鴦、秋沙等,除了南極洲及沙漠地區外,牠們分布於世界各地,且以北半球居多。
 


雁行千里


一般而言,北半球的雁鴨主要在加拿大、西伯利亞、中國東北部、日本北海道等溫帶或寒帶地區繁殖,每當秋冬來臨,由於氣候寒冷、食物缺乏,牠們只好舉家南遷,到南美洲、臺灣、菲律賓、澳洲等溫暖區域避冬,等到第二年初春時才又飛回北方。


臺灣是雁鴨遷徙的其中一站,牠們的度冬地往往在河川下游到河口,例如淡水河流域大漢溪與新店溪交界處的水域、草澤、泥灘等,北起中興橋,南至永福橋間,經政府設立為「臺北市野雁保護區」,每年九月至次年四月,有數以千計的雁鴨聚集於此地,以小水鴨最多,其次為琵嘴鴨,景象十分壯觀。

灰雁與勞倫茲


康拉德勞倫茲,奧地利的動物學家、作家,以灰雁及穴烏的開創性研究揚名國際,被譽為「動物行為學之父」,於西元一九七三年獲頒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其最具代表性的貢獻,莫過於發現「印痕行為」,亦即「剛出生的灰雁幼鳥會將第一眼看到的移動物體視為母親,並且跟著走」;他也寫下《所羅門王的指環》等描寫動物行為的科普作品,膾炙人口,深獲肯定。


勞倫茲晚年時,加入動物學家及飼育員組成的團隊,於奧地利的阿姆山谷定居,觀察灰雁在當地環境中的行為與生活,並且完成《和動物生活的四季》一書,流露出他對動物的熱愛,也展現了灰雁在大自然中躍動的生命力,而人與動物之間的親密互動,更是令人讚歎不已。此書為勞倫茲的最後一部著作,可說是他一生研究工作的縮影,值得我們細細品讀。

  • 一個個陽光抖擻的白日,雁群從高空飛落在屋前草地上,我們在此安置了桌子和小長凳,我每天早晨都坐在這裡等待灰雁,牠們的到來對我而言都是同樣的慶典,同樣的奇蹟。
     
  • 我不想生活在無法感受四季遞嬗的地方。當人們能在自然中和許多動物親密度過一年四季,就會懂得享受每個季節的況味。阿姆山谷中的清朗冬日多麼美好,從山上射入的陽光、谷澗的陰影,甚至河面上的霧氣都如此迷人。我們在昏暗朦朧的山谷中,透過霧層間的缺口,仰望灰雁高高地飛起,朝陽斜斜灑在牠們光亮的羽翅上;當灰雁衝破霧氣,現身於霧層下的沙岸,震動的翅膀攪得岸上厚厚的積雪四散飛起,那情景多麼扣人心弦。

─節錄自康拉德‧勞倫茲《和動物生活的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