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期

【專題企畫】

展新 把自己照顧好

轉念,轉動心人生;行動,開創新天地。

              -行天宮平安心語
 

身心健康是現代人相當重視的生命課題,也是生活品質的保證。然而想要照顧好自己的健康,卻非一蹴可幾的事,從日常習慣的養成、飲食作息的安排、活動身體的筋骨……這些都是營造優質人生的門徑。


除了身體和心理,人類還有靈性層次的修為,行天宮寶經《司命真君靈寶真經》提到:「人為萬物靈,心為一身主。」人類因為有明覺的心靈主宰著身體與言行舉止,所以能成為最有靈性的生物。於是,當我們能從歲月的歷練中累積智慧,進而體悟生命的哲理與意義,讓身、心、靈達到和諧一致的時候,才是對自己最圓滿的照顧。


那麼,如此健康、清明且自在的人生境界,又是怎麼達成的?以下就透過四位古代文學家的詩作,試著從其中探尋出一些微言大義。

飲食有度
 

樞機要發遲,飲食減味厚。

漁人溺於波,君子溺於口。

   -宋黃庭堅〈頤軒詩六首并序其五〉


宋哲宗元祐四年(西元一○八九年),黃庭堅在京城汴梁(今河南開封)擔任史館編修,平日閒暇便與文友切磋交流、講道論藝,在酬唱贈答之餘對人生多所體悟,於是一連寫下六首〈頤軒詩〉,陳述自己的心得。


在第五首中,黃庭堅提出了養生原則,認為一個人的言行舉止要謹慎莊重,不可莽撞衝動,同樣在飲食上也要避免濃重油膩,宜清淡自然。有時候,人愈是輕忽某些小事,反而容易出問題;這就像在水域討生活的漁夫,卻常淪為波臣,而君子若貪圖口腹之欲,長久下來將對身體造成傷害。


黃庭堅以「減味厚」三字點出了飲食的準則,與現代所提倡的「少油、少鹽、少糖、少熱量」的健康烹調主張,真有不謀而合之處。據科學家研究,重油、重鹹、高糖、高熱量的食物,或許嘗起來很鮮美,但正是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胃癌、大腸癌的危險因子。九百多年前的大文豪已看出「重口味」對身體健康的影響,身為今人的我們又怎麼能在飲食上沒有節度呢?


現代上班族大多外食,行政院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特別提出「我的餐盤均衡飲食」的小技巧,可作為平日用餐時的參考準則:
 

  • 一、每天早晚一杯奶:一杯約二百四十毫升,此外每天應飲用一千五百毫升以上的白開水。
     
  • 二、每餐水果拳頭大:應該選擇各類多種顏色的水果,以攝取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C及有抗氧化功能的植化素。
     
  • 三、菜比水果多一點:每餐吃的蔬菜量要比一個拳頭還多一些,可選擇多種顏色不同的蔬菜,以便攝取各種植化素。
     
  • 四、飯跟蔬菜一樣多:多選擇糙米、紫米或五穀飯等全穀雜糧,可以補充更多的膳食纖維與其他營養素。
     
  • 五、豆魚蛋肉一掌心:採取低脂少油炸的飲食型態,即以蒸、煮、汆燙等少油方式為主要烹調法。
     
  • 六、堅果種子一茶匙:以原形狀態食用,可同時攝取各種有利健康的必需營養素、植化素與脂溶性維生素E。

身無長物
 

公子平生無長物,几硯生涯敵玉冰。

二妙端能并送似,便呼毛穎試谿藤。

   -宋楊萬里 〈謝趙茂甫惠浙曹中筆蜀越薄箋二首其一〉


宋孝宗隆興元年(西元一一六三年)秋天,楊萬里收到好友趙師暢(字茂甫)寄來上等的毛筆與藤製紙,於是回覆了兩首詩以表達謝意。在第一首詩中,楊萬里提到趙師暢平日連几案之上也無多餘之物,潔淨似玉和冰;如今相贈珍貴的筆和紙,在驚喜之餘,便馬上試寫,體會好物之絕妙。


從「平生無長物」一句,可知趙師暢個性儉樸,這是一種簡約、不浪費資源的生活態度;而將優良的紙筆送給擅長文墨的雅士,猶如寶劍贈英雄,則是知友惜物的表現,不僅善用了資源,更是對兩人交情的重視。 所謂長物,即生活中多餘的物品,它們往往來自於一時需要或一時興起,在事過境遷或興致索然之後,這些東西便閒置一旁,久而久之,可能造成起居空間的局促或阻礙,連帶使得心情也難以清淨舒暢。


因此,避免產生長物,正是現代環保、節用等觀念的體現,可以善加利用每一種資源,也提升了居住品質。想要平生無長物,其實並不難,只要常常環顧一下自己的空間,有哪些物品是常用的?必備的?又有哪些是閒置的?先一一列出清單,再分門別類收納。


若能再進一步,透過「再利用」(reuse)的方式,將適合的物品提供給其他有需要的人。如此不僅能物盡其用,也騰出了堆積物品的空間,環境變得寬敞而自在,在心情輕鬆愉悅之餘,更能體悟到生活其實可以既簡單又美好。

 

天寬地闊
 

和風薄靄過清明,減盡重裘覺體輕。

正午軒窗無樹影,乍晴阡陌有鶯聲。

釀成西蜀鵝雛酒,煮就東坡玉糝羹。

捫腹翛然出門去,春郊何處不堪行。

     -宋陸游〈晚春感事其二〉


宋光宗紹熙二年(西元一一九一年)春天,六十多歲的陸游隱居在老家山陰(今浙江紹興)。時節過了清明之後,逐漸回暖,不用再穿厚重的冬衣,活動起來也覺得輕鬆許多。某日中午,天氣晴朗、鳥語花香,陸游想到家中既已備好美酒佳餚,暫時不用為三餐而忙碌,那麼何不趁著春光明媚,出門隨意走走,郊外可是處處皆好風景呢!


詩人的閒情逸致,在於能把握當下,親近大自然,不僅能活動筋骨,還能吸收花草樹木的芬多精,享受樹蔭遮蔽的綠意,如此自能保持身體健朗。正因為陸游懂得養生之道,自敘「眼明身健何妨老,飯白茶甘不覺貧」(〈書喜其一〉),晚年仍精力充沛,至八十四歲辭世,古代已是高壽,就算在今日,也超過了八十一點三歲的平均壽命(據內政部二○二○年統計資料)。


隨著科技演進與生活型態的轉變,現代人長期投身於朝九晚五、日復一日的工作,久坐、缺乏運動,似乎成了生活常態。尤其是三C產品的普及與大眾化,在汲汲於追逐迅速而直接的科技資訊之餘,卻鮮少抬起頭、走出戶外,親近最真實的大自然,有時可能連自家附近公園有哪些花花草草,大概都不太清楚。


人類來自於大自然,日常起居本因循著四時季候而生養作息。當我們離開城市,走進山林裡,呼吸一口新鮮的空氣,便能瞬間提振精神,為全身上下的細胞補充最有活力的維生素。


想要讓身體愈來愈健康,其實每天只要做出一點改變,一段時間後就會發現不同,例如:早晨搓搓臉、揉揉耳再起床,可使神智清明;工作時坐姿端正,能讓氣血通暢;回家時先走一段路再搭捷運,或是提早兩站下車……這都是改善生理機能的小妙方。假使再進一步擴大自己的觸角,趁著週末進行一趟山野步道的小旅行,那源自於大自然的清新氣息,一定可以為我們帶來更多的驚喜與收穫。

隨處安在
 

優哉遵渚鴻,自得養身旨;

不啄太倉粟,不飲方塘水;

振羽戛浮雲,罝羅任徒爾。

        -唐孟郊〈暮秋感思其二〉


唐德宗建中元年(西元七八○年),還不滿三十歲的孟郊隱居於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平日除了讀書準備科舉之外,就是寫詩以抒發志趣,生活非常儉樸。


這年深秋某日,孟郊沿著嵩山山麓行走,一路上見風吹垂楊、秋蟬鳴叫,想起自己考試並不順利,不免感觸良多。走著走著,來到潁河畔,只見鴻雁翩翩來去,不吃官倉之米,也不喝池塘之水,但是卻怡然自得,只要展翅翱翔就可以飛至雲端,人類的網羅哪能捉得住牠們呢?


孟郊借物寓意,用以自勉,這是心境的轉換。人生運途難免起落,若因此而懷憂喪志,不僅心情難以暢快,長久下來,身體也會受到影響。無法把自己的身心照顧好,又怎麼能面對生命中一次又一次的挑戰,並能跨越這些障礙呢?


誠如行天宮精神導師 玄空師父開示:「蔬菜長得好,是我們用心照顧;命好,是我們用心照顧命運。所以若我們生病,會去找醫生;若問命運如何,就要找我們的心。」可知人生想要平安、順利,就從根源做起,照顧好自己的心念。因為心為一身主,心正,身就正;而心也是命運的種子,心好,命才會好。


正是基於這樣的體悟,孟郊漸漸放寬了人生視野,雖然一方面仍努力讀書,求取功名,但另一方面也開始走訪各地,結交良朋益友。他曾在信州(在今江西的東北部)為茶聖陸羽新落成的山舍題詩,又在蘇州與韋應物以詩文相唱和,既增廣了見聞,更豐厚了內涵,其文學造詣愈來愈精進。


在歷經數次應試不第的挫折後,孟郊仍然努力不懈,終於在他四十五歲時榮登進士,一償夙願。雖說孟郊一生並未大富大貴,但能隨遇而安,不因逆境就改變志向。孟郊對於人情世故的了悟,體現在其文學成就上,他存世有五百多首詩,一首「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的〈遊子吟〉道盡了所有為人子女者的孺慕之心,如此真摯的才情永遠為世人所傳誦。

 

身心靈圓滿的美麗新人生
 

透過四位文學家的體悟,我們似乎也能從中學得一些諦理:生命的意義不在於物質的享受,而是在於生活的品質上,唯有照顧好身、心、靈,並能和諧、圓滿,才會達成優質的人生境界。


聰慧的您,何不轉換一下生活模式,做出一些改變,讓未來的每一天都充滿了嶄新的活力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