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期

【專題企畫】

問心 把事做好

我們不應虛度此生,應該說:「我已經盡我所能。」-居里夫人
We should not wasted life,should be able to say:"I have done what I can do ."

                                  

有句話說:「找工作前,先找到自己。」我們應先好好瞭解自己有哪些興趣、潛能、嚮往與缺乏,才能清晰刻劃未來的藍圖,並將自己「準備好」。

尋找自己

不論是即將走入社會的新鮮人,還是預備轉換跑道的人,面對全新的階段,與其盲目亂闖,不如審慎評估,仔細思考自己「目前是什麼樣的人」、「未來想成為怎麼樣的人」,包括能力、興趣、人格特質……也可以透過自問、測驗、嘗試,好好地瞭解自己,勾勒出真正想要的職涯面貌。
 

興趣與熱忱

先放下「別人對我的期待」,仔細想一想,曾經全神投入一件事,甚至忘了時間在流逝嗎?發展「興趣與熱情」,能有效減緩職場壓力,讓我們走得更長遠。比如「我想記錄美麗的風景」、「拍出好照片令我開心」,所以投身攝影工作,而非為了「成為人人讚譽的大師」;試著挖掘對自己「有趣」、「充滿吸引力」的事情,並樂在其中,這將幫助我們精益求精,充滿活力。


專業與能力

不可否認,每項職業都需要一定的專業能力,比如寫程式、設計、烹飪……若有心在該行業發展,當然得先拿到本科學位、考取證照,或在相關的工作單位見習。如果感到有些茫然,還不確定自己「會什麼」、「要什麼」,試著列出自己的長處,或是平日學得特別快的事,例如記憶力過人、擅長溝通、擅於跟幼兒相處、做事情有條理……這些看似普通的「屬性」,其實只要「運用得當」,往往大有可為。常言「天生我材必有用」,鳥兒和魚兒無需比較,也不用彼此「踩線」,懂得自我接納、自我欣賞,找到自己的優勢,總有一方可自由揮灑的世界。


意義與價值

除了喜歡、擅長外,也要傾聽「內心的召喚」,做「有意義」、「有價值」的事,為心目中的「理想世界」貢獻所能;例如推廣在地文化、保育海洋生物、社區發展、動物權利……來自內心的驅動力,是外界奪不走的,不管身在何處,從事何種職業,都能為所關懷的事盡一分心力。


世上少有「完美工作」―同時是自己喜歡的事,又可大展鴻圖,甚至成就「一生的志業」,但釐清興趣、能力與追求的價值,至少能更清楚「適合自己做的事」、「想要的人生」;再者,職涯是「生涯」的一個階段而已,活著不只要「求職」,瞭解自己,是為了對人生進行完整的規劃,方能循序漸進,活出每一段的好風景。

態度是專業的一環

日本「經營之神」稻盛和夫認為,工作態度乘以工作能力,就是所謂的「工作績效」。假設現在有兩位面試者,前者專業稍弱,但十分敬業,而後者能力頂尖,做事卻消極、被動,也不願聽取建議,哪一位會更受管理者的青睞呢?


大多經營者選擇了前者,因為態度通常會每況愈下,而工作能力卻可以培養,只要有良好的工作態度,進步就指日可待。其實多半的人不遲到、不早退,也把主管交辦的事項處理得很妥貼,不過「好,還可以更好」,我們不妨思考一下,可以「多做些」什麼,讓工作更順利。


用心做好每件事

來分享一段行天宮精神導師 玄空師父少年時期的小故事:


師父十五歲那年,和兄長一起在日本人開設的五金行當學徒。由於師父年紀最小,剛開始只是負責清掃店面、整理貨物等打雜工作,但每日都比別人早起,往往連早餐也沒吃,就趕緊拿著抹布,將每一處擦拭得乾乾淨淨,連角落裡的蜘蛛網也不放過;不僅如此,師父還會將滾進牆角或櫃子裡的鐵釘、螺絲帽掃出來,重新整理販售。


有天,所有伙計早已就寢,倉庫卻發出聲響,老闆前往察看,發現師父正在整理貨架上的商品,於是不解地問:「你在做什麼啊?」師父回答:「我發現物品擺放的位置會影響到工作效率,所以正在重新分類,把容易打破的燈和碗盤放在下層,如此比較好拿,也可以加快出貨速度……」由於師父的認真、用心,老闆開始對師父另眼相看,不但傾囊相授,更在半年之後,將師父破格拔擢為熟手員工。


工作裡難免有些例行性的瑣碎事務,日子長了,有人自覺被「大材小用」了,殊不知那正是一種試煉,如果自認經手的都是小事,是不是自己「把事情做小了」呢?每件微不足道的事,都在打下「實力的基礎」,也都在證明此人「值得信賴」,不拖沓、不苟且,而且還頗為「細心」、「貼心」,那比別人「多想的一點點」,很可能就是大轉機,把小事做好了,是卓越的開始。

化被動變主動

有些人循規蹈矩,凡主管交辦的事項,都能在時間內完成,但如果上司沒發話,或是遭遇了困難,這類「待命族」彷彿真的進入了待機狀態,不發問、不做事,只是等待,任由時間默默流逝;沒有一個單位需要「提線木偶」,而當我們「什麼也不做」的時候,就會對工作失去熱情,也讓自己愈發平庸。


小陳在廣告公司負責行政雜務,比起才華橫溢、反應絕佳的創意人,他自認一點也不重要,不免灰心。某天,他注意到茶水間外有塊小空地,大家總是快步經過,他忽然靈機一動,何不將此處布置成一個「小天地」,讓同事小憩、轉換心情呢?於是他利用下班時間,在窗外蒔花種草,也為窗裡的老沙發換上新的椅套、靠枕,再放上一塊小黑板,定時在板上寫一句打氣的話。


漸漸地,有些人會在這裡喝杯咖啡、沉澱思緒,或拍下那句鼓勵的話,還有人會響應小陳的行動,默默放置了書報架、擴香,創意總監也在留言板上回以「大拇指」的圖案,讚許、感謝他的付出;小陳想,那些經典的廣告,其實有一部分也算是自己「助產」的呢!他逐日找回了信心,以及對工作的熱愛。


故事中的小陳「不一定」要那麼做,但他能為同事著想,主動改善公司環境,不但讓工作環境變得更舒適,也形成善的循環,或許受益最大的依然是小陳本人,因為他找到了工作的意義;有時當我們主動積極地去做某些事,除了讓人眼睛一亮外,自己也能從中找到新的可能,斬獲意外之喜。

 

以學習為樂

職場上沒有所謂的「老師」,卻人人可以為師,若被交辦不熟悉的事務、專案,應誠實告知並請求協助,但不要放棄任何學習的機會;平時勤作筆記、多問多學、邊學邊做,甚至多花一點額外的時間學習。


下班後如何應用時間,則決定了自己未來的模樣。我們可以到社區大學上課,也可好好運用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提供的資源,以及大學院校的線上開放課程……把「愛好」變成「專業」,將原本玩票性質的舞蹈、攝影、插花、烘焙、繪畫、手作、寫作等興趣,深化為「能力」,挖掘更多的生活可能性;或是進修工作所需的相關技能,如語言、AI程式、自信訓練、口語表達等,工作可能會換,但學到的能力永遠可以「帶著走」,為自己的未來「增值」。


充實自己,不一定要忙得團團轉,只要利用通勤時間,或是在床頭、桌邊放幾本好書,養成閱讀習慣,就是最簡單的進修方法。閱讀能增加知識、詞彙,改善與人溝通的技巧,轉變思維,更是自我對話的好時機;只要我們樂在學習,相信總能找到時間,為心靈「充電」,也為自己好好「加油」。

 

問心做事 問心做人


工作並不只是將事情做完即可,更應「問心做事」,把事情「做好」。我們要以「當責」的態度主動承擔責任,面對考驗時,能謙卑自省、學習精進;在職場上不推諉爭功,彼此互助合作,追求團隊共好。


除了工作,更要「把自己做好」,以正直、誠懇的心念,以及認真、積極、負責的態度去面對每件事,力求不虛度人生,更要對社會有所貢獻,發揮生命的最大值,使其充滿意義,且精彩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