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期

【小物大器】

搖籃 囝仔一暝大一寸

搖籃,嬰兒臥具。形狀像籃子,從前多用木、竹或藤製成框架,懸掛於樞軸上便可左右搖擺,幫助嬰兒入睡;或是比喻某事物的「起源」,如「文明的搖籃」。

搖啊搖 小兒笑
 

最早的搖籃是誰發明的呢?或許難以說清楚,但千古以來愛子之心皆同。滿族人外出時,會以樹皮、獸皮紮成袋狀,吊在樹上,讓孩子睡在裡面,避免野獸攻擊,也能模擬母親的懷抱,後來定居,就把薄木板製成船形,吊在家中的梁上,稱「悠車」;至於「搖籃」二字,最早出於明代。李詡《戒庵老人漫筆》:「今人眠小兒竹籃,名搖籃。」而郭晟《家塾事親》也提到:「古人製小兒睡車,曰搖車,以兒搖則睡故也。蓋搖車即搖籃。」


有些地區認為,讓貓咪和嬰兒在搖籃裡睡一晚,孩子就能睡得好、不哭鬧,另外還有「傳承」的意義,假設這個搖籃曾撫育過出色的孩子,就更加搶手。維吾爾族會為嬰兒舉辦「搖籃禮」,類似臺灣的「滿月禮」,由族人祝福孩子,為其剃胎毛、穿新衣,再放入搖籃後即禮成,而臺灣排灣族人則是會編織小竹籃,加上肩帶可以隨身背著,晚上還能讓嬰兒有獨立、安全的睡眠空間。現代有智能搖籃幫忙,但父母對孩子的愛有增無減,每一次溫柔地搖晃,都讓嬰孩重回母親的腹中,作個甜甜的夢。

那雙推動搖籃的手
 

優秀的青年應徵經理職位,到了最終面試,董事長問:「你的學費,是爸爸支出的嗎?」青年愣了一下,說:「不,我是媽媽做工撫養長大的。」董事長又問:「那你幫媽媽洗過衣服嗎?」青年回答:「沒有,媽媽要我好好念書,而且她洗衣服比我快多了。」董事長便要求他回家幫母親洗一次手,隔天上午再來。


青年猜想,既然讓自己再來一趟,大概會被錄取,於是興高采烈地回家,要幫母親洗手。母親感到受寵若驚,但他洗著、洗著,忽然發現那雙手長滿了老繭,有個傷口碰到水時,母親還疼得發抖;青年沒說什麼,只是把母親原本要洗的衣服、碗盤都洗了,還拉著母親聊了大半夜。第二天早上,青年對董事長說:「那手上的每一個繭,都是我的學費。」董事長站起來拍拍他的肩:「公司需要的,就是一個能體會他人辛苦,懂得感恩的人。」


「推動搖籃」的那雙手,也許是祖父母、爸爸媽媽、兄長、姊姊……不論他是誰,都請好好珍惜,感謝對方的呵護,以及一首首撫慰的搖籃曲;有人一暝一暝大,就有人一暝一暝老,緊握那長滿厚繭的手吧!陪著他老,也伴著他笑。

芬蘭的「百寶箱」

芬蘭鼓勵生育,每位孕婦可選擇領取一百四十歐元,或是裝滿育嬰用品的「百寶箱」、「媽媽盒」(Maternity Box)。登記領取紙箱的同時,政府就會將準媽媽納入社會保險系統,並追蹤是否定期產檢,或需要其他幫助;把東西拿出來後,再鋪上內附的小床墊,就是環保又安全的「嬰兒床」,待孩子長大些,還可以當作玩具收納盒,一箱多用。


「睡紙箱」是芬蘭寶寶的傳統,西元一九三七年,當時芬蘭剛獨立二十年,大家都很辛苦,嬰兒夭折率很高,為幫助新生兒家庭,才策劃了這個箱子;另外,也是象徵不論出生於何種環境,都能在箱子裡獲得「平等的愛與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