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期

【字裡行間】

晨光爛漫 歲月靜好
 

人與人接壤,能述說的僅是片面辰光,
一兩樁人情世故而已。
能說的,都不是最深的孤獨……

              -簡敏媜〈空城〉

這段文字出自於簡敏媜女士(筆名「簡媜」)的散文,全文不長,以「空城」為比喻,感嘆人心隨著辰光流轉,曾經契合的兩人,卻因環境或際遇的變化,而再也難以親密。內心的空乏猶比被遺棄的城池還寂寥,這樣的孤獨是難以用三言兩語道盡的。作家以具體的意象描述心靈抽象的感受,讀來令人玩味再三,實屬上品之作,其文字功力令人讚賞。


「辰光」在西晉文學家左思的〈魏都賦〉裡已出現,意思是「日光」,後來則常見於吳語或粵語,其詞義是「時候」、「時間」、「時光」、「情況」。民國初年白話文流行後,許多江浙、廣東籍文人常用於作品中,於是「辰光」便作為「時光」等義,逐漸通用,像〈空城〉一文即是。


相較於「辰光」詞義的轉化,其實「辰」的字義轉折更為驚奇。「辰」原為象形字,描繪的是大河蚌的外形,遠古先民經常撈捕來食用,而吃完後的巨大蚌殼,除了能當裝飾品,其邊緣很銳利,還可用來作為切割工具,雖然不能砍伐樹木,但除草或割穗卻綽綽有餘。加上了木把,「辰」就成為農具,於是拿著「辰」在林地間開墾,便是「農」;而早上帶著「辰」去田裡工作,便是「晨」。


由於過度撈捕,河中的大蚌愈來愈少見,而農業則成為人類的主要生活型態,於是「辰」的本義逐漸不為人知,便又另造新字「蜃」來稱大河蚌。不過雖然喪失本義,「辰」卻被假借為地支第五位的名稱,在商朝甲骨文中常用來記日。從此「辰」與時間相關,後世作為「時光」、「某日」的涵義即根源於此,如「良辰」、「誕辰」等。或許這也是吳語、粵語將「辰光」相當於「時間」等詞的原因。


接著來看「光」,甲骨文中是一個人恭敬地跪在地上,頭上頂著火焰(燈座),以火的亮度來照明,這是會意字。《說文解字》稱:「明也。从火在人上,光明意也。」即說明了光的字形涵義。 有趣的是,人頭上頂著火,難道此人是奴隸嗎?在商朝的社會型態中,可能性頗高,但缺乏更多的考古證據。西元一九六八年,在西漢中山靖王墓發現了一盞「長信宮燈」,其造形即為一梳髻宮女跪坐在地、手持銅燈的模樣,推測遠古先民也是看見了類似的情景,才發想出「光」的字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