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期

【旅讀視界】

山脈 峰峰相連到天邊
 

跟著文學去旅行,用「心」看見,
不同時代、地域的自然美景或人文風情。

地球的表面(包括陸地與海底)有眾多「峰峰相連、朝特定方向延伸」的山脈,它們往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誠如臺灣詩人鄭愁予的詩句:「山是凝固的波浪。」(〈山外書〉)層巒疊嶂的景觀,的確宛如洶湧波濤般,極為壯闊。
 

造山運動與山脈

地殼的結構會因「板塊運動」出現劇烈變化,此作用造成岩石高度變形的帶狀區域,就稱作「造山帶」,最具代表性的是阿爾卑斯-喜馬拉雅造山帶,從地中海邊緣,穿過伊朗至印度北邊,再延伸至中南半島。

這種板塊之間涉及廣大範圍的地質作用,則統稱「造山運動」,會使地殼產生褶皺
(層狀岩石受力後形成的波狀彎曲)、地層增厚等,是造就多數島嶼及山脈的主要機制,例如臺灣島即是在「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相互擠壓碰撞下隆起的。

造山運動至今依然持續進行著,塑造山脈的豐富樣貌,目前全球平均海拔最高的是喜馬拉雅山脈
(六千公尺以上),陸地上最長的是安地斯山脈(約七千公里),海底最長的山脈則是中洋脊(長達八萬公里)

而臺灣是世界上少有的高山島之一,島上山脈以中央山脈為主幹,大致而言,北有雪山山脈,西有玉山山脈、阿里山山脈,東有海岸山脈,五大山脈中群峰聳立,各有獨特的景致與生態,巍峨壯麗,引人入勝。

終生向山學習

娜恩雪柏德,英國蘇格蘭亞伯丁郡人,經常徒步探訪數十公里外的凱恩戈姆山脈,終生與山為伴、向山學習,並將相關經驗記錄下來,於西元一九四○年代完成《山之生》這部作品,可能因為不合時宜,文稿在書桌抽屜裡塵封了三十多年,遲至一九七七年才出版問世。

書名「山之生」,凸顯了作者感知到山是有生命的,發現山「有它的內在」,甚至探問山如何「看待它自己」。這樣的態度與洞見,使得她和多數登山者不同,無意攻頂或征服高山,而是「單純想要和山待在一起,就像去拜訪一位朋友,再無其他意圖」。她心懷謙卑,隨興地走入山林,打開所有感官徜徉在大自然中,從而找到了心靈的歸屬。

《山之生》呈現出當年凱恩戈姆山脈的清晰圖景,再加上文字優美而精確,近年來深獲肯定,被譽為「英國史上最好的自然寫作」,雪柏德的肖像也被印在英鎊上,肯定她對土地的熱愛,以及對蘇格蘭文化的貢獻。   

山中藏有無數祕密,在我與山之間暗自湧動。空間與心靈能彼此滲透。我無法言傳這樣的交會,只能一再重返……在山裡,各種知覺純淨如初,不受任何固定模式影響,保留著最原始的模樣……我就這樣躺在高原上,下方是地殼,上方是天空,在岩石與太陽之間,是碎石、水土、青苔、草地、花木、昆蟲、鳥獸、風、雨、雪組成的─整座山……同一渠水、同一朵花裡有著細微而多元的特質,而各種感官能夠捕獲的細節各有不同……每一次進山,我都有新的收穫,眼睛看到之前錯過的風景,或發現欣賞舊風景的新視角……我的體驗之旅,是通往存在的旅程,對山的生命體察得愈深,對自己的瞭解就更深一層……我沒有擺脫自我,依然是我自己。我存在。認識到存在本身,就是大山賜與我的最大恩典。

-節錄自娜恩雪柏德《山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