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期

【有情天地】

時令有節 神清氣和

中國上古時期以圭(指向正北的地面水平標尺)、臬(垂直立於地面的標杆)來測量每天的日影長度變化。當正午的「臬」影落在「圭」的刻度為最長時,這一天即是冬至,而兩個冬至之間的時間間隔,也就是「一年」了。

冬至是北半球一年中日照最短的一天,此後白晝時間漸增。由於古人觀天象以制訂生活作息,便認為冬至象徵新的開始,而將其視作曆法中的起始點,依序揭示氣候的轉換。

有了冬至,相對也有一年中日照最長的夏至,以及晝夜相等的春分、秋分,它們是節氣的四個基礎時間點,在商朝時已成為四季的象徵。大約從西周到戰國的八百多年間,逐漸細分從冬至到隔年冬至的時間:首先是將其平分為十二等分,每個分點稱作「中氣」;然後再等分兩個中氣間的長度,其分點另稱作「節氣」。如此,十二個中氣加上十二個節氣,統稱為「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是農耕生活中相當重要的季節指標,在戰國時已逐漸完備,到西漢初發展成熟。當漢武帝徵召天象學者制訂新曆法,便將二十四節氣編入《太初曆》,其中不僅明訂二十四節氣的時間,更進一步透過它們而規範了農曆的置閏方式:即無中氣之月,則為前一個月的閏月;並以十九年為一章,其間安置七個閏月,如此達成與太陽年之間的平衡。

平節氣與定節氣
 

二十四節氣依照太陽位置的變動而來,因此對應於陽曆日期較固定;但農曆是陰陽合曆,所以二十四節氣在農曆中的日期變換不定。 不過就算是陽曆,二十四節氣也未必落在同一日期,大致上有二至三日的差別。因為二十四節氣的推算原本是將一個太陽年(從上一次冬至到下一次冬至)平分二十四等分所得,並且認為太陽在黃道上移動的速度是相同的,此為「平節氣」的概念。

然而事實上,由於地球在近日點時移動最快,在遠日點時移動最慢,所以太陽在到達某一黃道固定位置的時間會出現差異。清朝初年重修《時憲曆》時,便將每個節氣的時間點訂為太陽實際到達黃道某固定位置的時間,並以「春分點」作為二十四節氣的開始,此為「定節氣」的概念。

節氣一二事

一、「驚蟄」為太陽到達黃道三百四十五度時的節氣,在漢景帝以前稱「啟蟄」,原是「萬物『開始』活動」之意,但因漢景帝名「啟」,故避諱而改稱「驚蟄」,變為「『驚醒』萬物」。由於涵義不同,在時序上產生落差,此後曆法便將「驚蟄」與「雨水」對調,成了「雨水」在前、「驚蟄」在後的現況。

二、二十四節氣大致以東亞的溫帶氣候變化及農業的耕作時序為標準,基本上在季風亞洲,雖有地區性差別,但仍大同小異,因此隨著農曆的通行,而普遍應用於漢字文化圈。西元二○一六年十一月三十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二十四節氣」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足證華夏先民的智慧歷久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