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期

【有情天地】

天象運行 以定歲時

相傳堯帝登基後,為了讓百姓能安居樂業,於是一一建立職官及制度,同時命羲氏、和氏兩位部族首領依日月星辰的運行來制訂曆法,如此則萬物可以順應四時更替而孳養生息,創造出欣欣向榮的生活景象。

此段記載出自於《尚書堯典》,大致說明了人類制訂曆法的目的和作用,不過曆法的形成,應該遠早於政治制度建立之前。當人類進入定居式的農業生活時,便注意到氣候會隨著春夏秋冬而有週期性的循環現象,如果能推算出適當的播種、收割日期,那麼就可以掌握耕作的節奏,不必再擔心天氣的變化。因此,曆法的出現是與農業發展緊密相關的。

陽曆-依據回歸年或恆星年
 

曆法是一門計算週期的科學,而四季的更替與月相的變化,便是古人最容易採行的制訂標準,由此也發展出不同的推算方式,即陽曆、陰曆及陰陽合曆。

大約在六千多年前,古埃及人即已根據太陽的變化來制訂曆法。陽曆的推算方式有「回歸年」和「恆星年」兩種,兩者的一年時間相近,但並不完全相等。

然而,無論是採行回歸年還是恆星年,所有的陽曆都必須以置閏日的方式來解決那不到一天的數小時。就格里曆來說,以三百六十五天為平年,每四年則多一天,加在二月,成為閏年;又因多出的時間其實不到四分之一日,所以除了原來的每四年一閏外,若年分是一百的倍數,卻不是四百倍數之年則仍是平年,如此來解決這些零碎的分分秒秒。


 

陰曆或陰陽合曆-依據朔望月
 

除了太陽,月相的變化也是制訂曆法的重要依據;所謂「月相」,就是指月亮的盈虧圓缺。當月球位於地球和太陽之間,我們見不到月球被陽光照射的部分,所以月球看來是黑暗的,這是「朔」;當地球位於月球和太陽之間,我們可以完整見到月球被陽光直射的部分,這是「望」。從朔到望,再從望到朔,其間月球會從看不見到新月、上弦月、滿月,然後再從滿月到下弦月、殘月,最後看不見,此為一整個月相,周而復始,整段過程歷經二十九點五三零五八八個地球日,稱作「朔望月」。

朔望月是陰曆及陰陽合曆的基礎,若純粹以朔望月來安排的曆法就是陰曆,以「伊斯蘭曆」為代表,它的一年有十二個朔望月,由於一個朔望月並不是整數的地球日,因此分為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總計一年是三百五十四日或三百五十五日。

至於東亞文化圈通行的「農曆」
(即黃曆、夏曆),則是以朔望月為主的陰陽合曆。因陽曆的平年是三百六十五日、閏年是三百六十六日,每年比陰曆多了十日至十二日。於是為了讓四季大致固定在每一年的相同時期,農曆便以十九年為一章,其間安置七個閏月,如此則能取得平衡。

曆法一二事

一、若以四季更迭而言,陽曆似乎更適合農業週期,但陽曆卻無法呈現月相及潮汐的變化;尤其是黑夜中的月亮比白晝的陽光更容易觀察,月相演變一目瞭然。因此許多古文明都發展出陰陽合曆,以應用在生活各層面。除了中國的農曆之外,希伯來曆、佛曆、泰曆、藏曆等,以及上古巴比倫曆、古日耳曼曆皆屬陰陽合曆。

二、格里曆是羅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於西元一五八二年所頒布的,因為當時歐洲通行古羅馬的儒略曆,但儒略曆的一年比回歸年多了十一餘分鐘,所以必須重新制訂置閏規則,即現行西元閏年方式。如此平均每年為三百六十五點二四二五日,大約經過一萬年後,格里曆的一年才會比回歸年多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