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期

【字裡行間】

有志者事竟成
 

有志英豪事竟成,浩歌長劍向西行。
經綸得借風雲會,半部猶堪佐太平。
       -明
龐嵩〈送西洲朱君之灌陽幕〉

龐嵩生活於明朝中葉,當時政局基本上較為安定,社會繁榮富足,人才輩出,如王守仁、湛若水即是此一黃金年代的大思想家,而龐嵩先後受教於他們,自然對經世濟民懷有遠大的目標和理想。從這首送好友赴任的餞別之作,便可看出龐嵩內心的雄心壯志:像你我一樣的讀書人應學以致用、發揮所長,讓百姓能安居樂業,天下一片太平景象。

從古至今,想要成為英雄豪傑的人所在多有,而最後是否可達標,還有賴於本身的信心、勇氣,以及一份不畏艱難的毅力。於是「有志者事竟成」這句話,便用來勉勵世人立定志向,並能堅持到底做下去,那麼事情終究會有成功的一天!

以文字來看,「志」、「成」都是今日常見常用的字,但對於形、義的來源則眾說紛紜。雖然如此,透過抽絲剝繭的過程,仍可大致理出一個頭緒。首先是「志」,最早見於周朝的金文或璽文
(玉印上的文字),在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中稱:「意也。从心ㄓ,ㄓ亦聲。」換言之,「志」就是意向、抱負、決心,並且是一個會意兼形聲的字。

由此可知,「志」的上部原來不是「士」,而是「ㄓ」。「ㄓ」為「之」的古字,在甲骨文是一條橫線上畫了一隻腳
(止),意思是到達某一處定點,所以「之」的本義是到、往、去,引申指「彼處」、「那時」。若是想要到達某一特定地點,便代表內心的意願或動向,於是「心」加「之」會其意就成了「志」。既然「志」是心願,也意味這是一種難以忘懷的念頭,因此又引申為「記住」,不過後世另造「誌」來代替此義。

再看「成」,甲骨文中已有此字,原本是「戌」加上「丁」的會意字。「戌」是一種刀口平直的長柄農具,若逢盜匪入侵,則可用作防衛的武器;「丁」是「釘」的本字,也就是釘子,釘子雖小,但卻很堅硬。「戌」與「丁」合起來,即代表堅實而完備地防守村落的安全,於是後世便以「成」來指稱「做好一件事」,如「成功」、「完成」、「成全」等,或用來形容「已經做完」、「現有」的事物,如「成品」、「成規」等。因此「成」不僅是「做」,還必須做得好、做得完善,而這種積極進取的精神,正是我們實現志願時所必備的條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