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期

【守護健康】

防治牙周病

牙周組織是位於牙齒周圍,用以支持牙齒穩固的組織,包括了牙齦(肉)、牙周韌帶(使牙根附著於牙槽骨的纖維)、牙槽骨、牙骨質(覆蓋於牙根表面的鈣化組織,讓牙周韌帶附著於牙根),相關的疾病統稱為「牙周症病」,俗稱「牙周病」。
 

牙周病的成因是什麼?
 

全身性因素

一、荷爾蒙失調,例如懷孕。
二、營養失調,例如維他命缺乏。
三、代謝疾病,例如糖尿病。
四、血液疾病,例如白血球增多症。
五、藥物刺激。
六、遺傳因素。
七、心理情緒問題。

局部刺激因素

一、口腔衛生不良:食物殘渣、牙菌斑、牙垢、菸垢、牙結石等刺激物引起。
二、牙齒治療不當:填補物直接刺激牙周組織,造成口腔清潔死角,食物殘渣積留,孳生細菌等刺激物,導致牙周病變。

局部功能因素

用口呼吸使牙齦太乾燥;常用舌頭推牙齒使牙周組織鬆動;咬牙
(磨牙)使牙周組織負荷過重;牙齒排列不整產生咬合性傷害;以及牙齒治療不當如填補物之形態、咬合高度不對、與鄰牙接觸點不良等,都會使牙周組織受傷。

若出現口臭、牙齦紅腫易流血、常生膿包、咬合痠痛無力、對溫差敏感、牙齒動搖等情形,都可能是牙周病的徵兆。

牙周病的症狀有哪些?
 

  1. 持續、無法消除的口臭。
     
  2. 牙齦紅腫或觸痛。
     
  3. 刷牙時牙齦會出血。
     
  4. 咀嚼時會疼痛。
     
  5. 牙齒鬆動或逐漸分開。
     
  6. 牙齒敏感。
     
  7. 牙齦退縮或牙齒可見面積變大。
     
  8. 牙齦間有膿流出。
     
  9. 部分假牙因牙周病難以裝戴。

牙周病如何治療?
 

治療前的診斷工作

一、臨床諮詢:牙醫師會先與患者進行初步溝通,瞭解是否曾接受牙周病治療,以及治療的效果如何。再者是目前的主要症狀為何、是否長期使用某些藥物、是否有其他內科方面的疾病、家族病史等。

二、全口X光攝影:牙周病是牙齒支持組織與齒槽骨的病變,因此在肉眼看不到之處,X光攝影能幫助牙醫師瞭解牙齒組織破壞的情況,藉以制定完善的治療計畫。

三、牙周臨床檢測:以牙周探針探測全口牙周囊袋的深度,並用數字與符號做紀錄。這是牙周病極為重要的檢查,可與X光檢查之結果互相對照,讓牙醫師全盤瞭解患者口腔內牙周病分布的狀況。

第一階段:牙周病基本治療

一、清除牙結石:牙醫師會用超音波潔牙機,清除患者牙齒表面的牙結石,俗稱「洗牙」。在此提醒大家,一般民眾應每半年一次,至牙科接受口腔檢查,除了洗牙外,如果罹患了牙齒、口腔方面的疾病,也可及早發現及治療。牙結石清除後,牙齒可能會對冷熱較為敏感,通常約一週後就會恢復正常。

二、牙根整平術:此術主要是把附著在牙根表面的牙菌斑及受感染的牙根表面刮除掉,使牙根表面恢復乾淨與光滑,促使牙周組織癒合。

三、口腔衛生衛教:導致牙周病最常見的因素,在於口腔衛生不當,使牙菌斑堆積並造成牙周組織的破壞。因此在牙周病的治療過程中,需要患者積極配合,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藉由正確使用牙刷和牙線,保持牙齒清潔。

第二階段:牙周病手術治療

經過數週的基本治療,患者牙周組織發炎的情形通常已受到適當控制,但多數患者由於先前組織受損嚴重,病灶尚未根除,此時便須透過牙周手術的方式,將藏在牙周囊袋深處的牙菌斑與牙結石完全清除,並針對遭到破壞而呈不規則的齒槽骨缺陷進行整形。

第三階段:牙周維護性治療

患者經過前面兩個階段的治療後,病情往往能獲得改善。但是口腔內每天會有兩、三百種微生物與我們共生,因此牙菌斑隨時都會生長。所以除了患者本身每天須繼續維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之外,接受定期的檢查與保養也是很重要的。牙齒的周圍有許多牙刷與牙線不容易到達的區域,這就是牙菌斑可能再堆積與生長的溫床,牙周病很容易從這些口腔衛生的死角再次復發。所以牙周病的患者應該每隔三至六個月回診,由牙醫師為您做清潔工作。

第四階段:贗復復健治療

在牙周病的治療過程中,有些牙齒因牙周組織受損太嚴重而無法挽救,此時就只能拔除。欠缺的齒列會造成口腔機能障礙,因此患者便需要藉助義齒
(假牙)的製作和裝配,或是植體的種植與膺復,盡可能恢復牙齒咀嚼、發音及美觀等功能。

如何預防牙周病?

一、每天都須正確使用牙刷及牙膏、牙線、牙間刷、漱口水等,讓牙齒與口腔維持清潔。

二、控制飲食,少食用甜膩、黏質、軟質的食物,多攝取蔬果。

三、齒列不正或咬合不正者應盡速矯正,飲食時也要正確咀嚼。

四、平日應多加留意口腔是否出現相關症狀。

五、定期接受口腔檢查。

防治牙周病,最重要的是「預防勝於治療」,其次則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配合牙醫師的衛教與診治,往往可以保住自然的牙齒,維護口齒健康,綻放自信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