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期

【專題企畫】

年將近 臘月風俗

袖拂霜林下石稜,潺湲聲斷滿溪冰。
攜茶臘月遊金碧,合有文章病茂陵。
         -唐
杜牧〈遊池州林泉寺金碧洞〉

 

臘月是農曆十二月的別稱,正是北半球一年中最低溫的時節,一片蕭瑟景象,萬物似乎都停止了聲息。然而詩人杜牧卻別有興致,帶上了好茶,趁著凜冽隆冬,探尋古剎後的山壁石洞,與千年前的文豪司馬相如來一場跨越時空的交流,在大自然的冰霜寒林間,吟詠文學作品的性靈感受,這是多麼風雅的文人情趣啊!

據學者繆鉞(ㄇㄧㄠˋ ㄩㄝˋ《杜牧年譜》資料,此詩寫於唐武宗會昌五年十二月(西元八四六年一月)間,杜牧四十二歲,遷官外放於池州(今安徽池州),擔任刺史。由於仕途不順遂,讓他轉而用心經營文學,無論尋幽訪勝,還是與親友贈答往來,屢有佳作。當杜牧在臘月時來到金碧洞,不禁懷想起司馬相如因病免官,隱居茂陵(今陝西興平),卻寫下日後令漢武帝看重的〈封禪書〉。於是他感悟到天寒地凍雖看似了無生機,但冬盡便是春來,讀書人就算在官場不得志,一樣可以發揮長才、著書立說。杜牧福至心靈的體會,每每讓作品綻放耀眼的光芒,如同這趟奇妙的臘月行旅,蘊涵了多少情韻深長的人生況味……

從臘祭到臘八的奇妙轉化

文學家在臘月中的獨特領受,創作出後世稱誦不已的詩歌,而在普羅大眾的生活裡,臘月又有什麼樣的面貌?為何十二月會稱作「臘月」呢?

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如此解釋「臘」字:「
冬至後三戌,臘祭百神。」也就是說,「臘」原是指歲末冬寒所舉行的大型祭天祭祖儀式,日期為冬至後的第三個戌日,當天稱作「臘日」。至於第三個戌日,則依據「天干地支六十天循環計日法」(即甲子日、乙丑日……六十天為一次循環)而推定。

事實上,這樣的祭祀由來已久,可能當人類進入定居的農業生活,初步建立文明之後,已經有類似的活動了。首先是因為冰雪降臨大地,萬物休養生息,此時無法耕作,除了積存的糧食,便是靠打獵以獲得肉品。冬季低溫嚴寒、北風強烈,正適合將肉品加鹽醃漬後風乾,可長期保存,待來日食用,而這些肉乾或許就是「臘」字之義的起源。

其次,由於入冬後夜晚愈來愈長,到冬至後白晝才漸增,古人認為此時是新舊交替時節,為了感念天神、地祇、祖先在過去一年的護佑,並祈求來年同樣能豐收、平安,於是趁著農閒休耕來舉行祭典,同時獻上肉乾、穀物作為供品,在《禮記
月令》中所記載的「孟冬之月……天子乃祈來年于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門閭,臘先祖五祀,勞農以休息之」,正具體而微地說明了「臘祭」的最初形式。

不過,臘祭雖是冬季祭典,但原先不一定在農曆十二月舉行,像《禮記》大約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其中所稱的「孟冬之月」是指十月。其實夏、商、周、秦四朝都依照本身的曆法而制訂不同的祭祀時間,甚至連祭典名稱也各自不同。漢朝則規定冬至後的第三個戌日為「臘日」,當日舉行冬季祭典,此後因臘日所在之月幾乎都是十二月,那麼該月分自然也就習稱臘月。

到了曹丕建立前魏,官方改成冬至後第三個辰日為臘日,西晉又再改為冬至後第三個丑日為臘日。如此一改再改,一般人都覺得混淆不清、太過麻煩,東晉以後各地便依照各自習俗:或依舊制,仍以冬至後的第三個戌日為臘日;或像南方,逐漸以農曆十二月初八日當作臘日,此即今人所熟知的「臘八」了。

一碗述說文化融合的粥

提到臘八,許多人聯想到的可能是一碗滋味甜美的「臘八粥」。

若追溯此粥起源,其實與臘祭也有關聯。前文提及,臘祭時會奉獻肉乾、穀物,這些穀物很可能在祭祀前或禮成後熬煮成粥。其次,臘祭除了表達感恩、祈福之意,同時是避邪、逐疫的儀式。上古先民認為身體若有病痛,極可能是疫鬼作祟之故,而疫鬼害怕紅豆,因此在臘日當天用紅豆熬粥,以祛病迎祥。

南北朝時,南方多以農曆十二月初八日為臘日。無獨有偶,佛教就在此時於中國大盛,相傳十二月初八日為釋迦牟尼成道日,寺院僧人會在這一天吃粥以為紀念,而此粥稱作「佛粥」。

由於日期相同,上古時臘日的紅豆粥便與佛粥相結合,大約在唐朝晚期發展出「臘八粥」的習俗,至宋朝普及到各地。其實宋朝仍將冬至後第三戌日另稱作「君王臘」,與臘八並存,但臘八因吃粥而為一般百姓所熟知,君王臘到元朝時則已無人聞問了。

一碗簡單樸實的冬季粥品,不僅傳承了古代中國臘祭的涵義,也結合了來自古印度的佛陀宗教,解決了原本紛雜的「臘日日期」之別,它所承載的不單是美味,更是古老文明的相融與再造,既新又舊,隨著時光推進,慢慢散發那一份醇香。


送灶王爺返回天庭

除了臘祭,「送灶神」是臘月中另一項重要的敬神祭典。

灶神源自於上古時期的火神,後來演變為守灶之神,守護一家人的飲食及健康,而與門神、戶神、中霤
(地基主,霤音ㄌㄧㄡ
ˋ、行神(道路神)同為「五祀」之一。灶神主掌九天生籍(「九天」指天的最高處),故被尊為「九天東廚司命真君」,監察世人的歲壽與善惡。灶神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惡,奏一家功過,自古以來就作為家庭的保護神而備受崇敬。在行天宮所敬奉的五聖恩主之中,張恩主即是灶神。

相傳灶神會於歲末升天,向玉帝稟報世人的言行功過,而玉帝便據此獎善懲惡。因此到了年底,人人希望灶神能在玉帝面前多加美言,於是大眾隆重敬拜灶神,以求「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這就是所謂的「送灶神」。

「送灶神」由來已久,在《後漢書
樊宏陰識列傳》中曾提到,有一位叫作「陰子方」的人,在臘日祭祀灶神,灶神因他事親至孝,積善有德,而特別加以護佑,日後陰子方成為巨富。由此可知,至少西漢宣帝時已有在臘日敬拜灶神的儀式。

如前文所述,南北朝以前的臘日日期經常變動,容易造成混淆。到了唐宋時期,祭灶便漸漸固定於農曆十二月廿四日,元明沿襲之。清朝則改成「官三民四船家五」,也就是官府於十二月廿三日、一般民家在十二月廿四日、水上人家為十二月廿五日舉行祭灶。後來更演變成北方是十二月廿三日祭灶,南方仍沿用十二月廿四日祭灶的舊俗。然而無論是哪一天,祭灶都是重要的傳統習俗,已往每逢「送灶神」,家家戶戶燃放鞭炮、敬神禮拜、舉辦筵席、訪視親友,十分熱鬧。

招祥納福貼春聯

在送過灶神之後,大約還有五、六天才是大年初一,這段期間家家戶戶都很忙碌,從大掃除、買年貨、寫春聯、備春酒……為了鋪陳出年節的喜慶氣氛,無一不盡心盡力張羅大小事務,而其中最能彰顯年節喜慶感覺的事物,或許就是春聯了。

春聯古名「桃符」,又稱作「春貼」、「福貼」。桃符大約出現於周朝,當時一般人相信桃木有辟邪的作用,因此百姓會用長方形桃木畫上神荼、鬱壘二神,再懸掛於門板上,用來趨吉避凶。至於比較接近現代春聯形式的桃符,目前可知最早見於五代,相傳後蜀後主孟昶在桃符上題寫「
新年納餘慶,佳節賀長春」,以楹聯對句寓意吉祥祝福,似乎更有喜慶的感覺。

宋朝以降,由於造紙技術十分發達,桃符逐漸改用一般紙張來書寫,而非早先的木板或布帛。不過在明朝以前,桃符用紙的顏色不拘,並不像今日是用紅紙。傳說朱元璋當皇帝後,大力提倡用紅紙寫桃符,同時將名稱改為「春聯」。明朝陳雲瞻在《簪雲樓雜話》中記載:「
春聯之設,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傳旨:『公卿士庶家門口須加春聯一副,帝微行時出現。』」朱元璋會在新年時微服出巡,要看到家家戶戶張貼春聯;此外,他還喜歡親自題寫春聯,並鼓勵大臣也書寫。由於上行下效,貼春聯便成為過年前、臘月末的重要習俗之一。

如今,除了一般的紅紙春聯以外,還有金色紙或以金色筆墨書寫成的春聯,以及塑膠材質的春聯、紙板製成的立體春聯等,形式愈來愈多元。行天宮為了延續春聯的優良文化傳承,於每年歲末都會邀請書法老師,分別在台北本宮、北投分宮及行修宮
(三峽分宮)舉辦「名家揮毫迎新春」活動,可說是一場極富年味的文化饗宴。


深厚底蘊 歷久彌新

從臘祭到貼春聯等臘月的習俗,其實是由數千年文化融合、演變而成,它是歷代華夏先民以生命經驗而逐漸豐厚其內涵,開展出璀璨繽紛的面貌。

雖然隨著時代的演進或地區性的差異,這些習俗大同小異、不完全一致,但對華人而言,為了迎接新年的來臨,在臘月時忙碌地張羅各種瑣事,以節慶之心情點綴出熱鬧的氣氛,這是歷久不衰的傳統,更為彼此帶來了真摯且喜樂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