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聖經故事

 關聖帝君  正氣凜然,循禮蹈義讀春秋
 

曹操的部將張遼、許褚,計謀在夜晚減少蠟燭數量,想要利用燭滅昏暗時造謠生事。 關聖帝君識破陰謀,提起青龍偃月刀劈破牆壁,以表明節義。


 經典裡的故事 


關聖帝君-正氣凜然,循禮蹈義讀春秋


劉先主備鎮守徐州時,曹操率兵來襲。劉先主與張桓侯前去應戰, 關聖帝君則獨留徐州城中坐鎮指揮。不幸劉先主與張桓侯寡不敵眾,在撤退時被曹軍衝破,部隊四散,先主與桓侯因而下落不明。曹操憑藉著優勢的兵力攻下徐州城,但為了表示對 關聖帝君的尊重,勒令官兵不准侵害百姓,同時也派張遼前去遊說 關聖帝君歸降。

在大軍壓境的情勢下,為了保全劉先主夫人和徐州百姓, 關聖帝君不得已只能暫時居於曹營,但也聲明在先,日後若得知劉先主下落,會立即離去,與劉先主會合。曹操心裡雖然歎服 關聖帝君的忠義之心,但仍想拉攏 關聖帝君歸順曹營,於是計謀破壞 關聖帝君的名節,讓他無臉再見義兄。

就在曹操班師回朝的路上,曹操故意安排 關聖帝君與兩位皇嫂共處一室,又聽從張遼和許褚的計謀,減少夜晚蠟燭供給的數量,如此就可以趁機造謠生事,抹黑 關聖帝君與皇嫂的名節。

當夜,張遼摸黑到了房外,想窺伺 關聖帝君是否有逾越禮法的行為。沒想到,只見 關聖帝君提刀劈破牆壁,站在屋外研讀《春秋》,如此整整過了一夜,都未見 關聖帝君闔上一眼。

隔日, 關聖帝君依然正氣凜然、毫無倦色,曹操與張遼因此甘拜下風,對 關聖帝君的節義之行更是欽佩不已。

當 關聖帝君被迫與皇嫂共處一室時,依然能處變不驚、臨危不亂,運用智慧來面對不利的情勢,不僅表明了個人的志節,更保護了皇嫂的名聲,讓有心造謠的人無法趁機生事,也避免了自己被誤會的可能。可見,只要意志堅定、心胸坦蕩,能正直,有擔當,以天理良心作為行事準則,便能突破困境,化險為夷。

 生活裡的思考 


《明聖經》:「節義臨危不敗。」意思是說,一位重視節操與正義的人,在面臨挑戰或危難當頭時,不僅能以剛直不屈的堅定毅力來克服困難,更能以恭謹敬慎的言行、權宜善巧的智慧來面對當時的情勢,而避免讓人有機可乘、造謠生事。古人說:「瓜田李下。」在容易引起懷疑的場合,我們更要謹慎以對、堅守道義,唯有如此,才能讓自己的名譽、氣節,不會受到他人的質疑。當一個人能夠堅持自己的原則與操守,在遇到任何挑戰時,都能以光明磊落的胸襟來面對,這就是做到了孟子所說的「大丈夫」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