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聖經故事

 楊  震  一生清廉,四知家風千古傳
 

楊震為官清廉,對於不義之財心存戒懼,拒絕任何的賄賂。


 經典裡的故事 


楊  震-一生清廉,四知家風千古傳


楊震,是東漢時期的賢臣。少年時就聰明好學,博覽群書。學成後,他回家鄉以教書為業,一教就是三十年,門下弟子達三千多人,當時人們都稱他是「關西夫子」。五十歲時,有位大將軍聽聞他的賢能,邀請他出來當官。

由於楊震的賢能,一路受到長官的賞識、提拔。當楊震赴任東萊太守途中,曾受楊震推薦為秀才的昌邑縣令王密,聽說他會經過昌邑,便在深夜帶著十斤黃金前去拜訪,希望答謝楊震過去的提拔,也想請他日後多多關照。

楊震當場拒絕了這分謝禮,他說:「我和你是故交,我知道你的為人,怎麼你會不了解我的為人呢?」

王密急忙勸說:「現在夜深人靜,這件事不會有人知道。」

楊震一聽,立刻嚴正駁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麼會說沒人知道呢?」

王密聽了非常羞愧,只好默默離開。

不久,楊震「四知拒金」的故事傳了開來,大家稱他是「四知太守」。他一生公正廉明,從不接受私人請託,子孫也都生活儉樸。楊震後來當上了東漢最高的三公官職,一些長輩勸他為子孫著想,添些家產,楊震卻說:「讓後世稱讚我的子孫是清官的後裔,這不就是最豐厚的遺產嗎?」

在楊震的薰陶下,五個兒子都以「清白」持家而譽滿天下,楊家四代也都有人當上高官,如此清正廉明的家風,至今仍為世人所推崇。

楊震為人剛毅廉明,不論在什麼時候,即使是三更半夜,沒有人看到的地方,也都能保持清正、「慎獨」的心,不義不取,守分不貪,斷然拒絕任何不該得的利益、任何不應取的財物,建立清廉的家風,無形中累積了豐碩的道德資產,不僅仕途平安順遂,且福蔭後代子孫,更為清廉正直立下了不朽的典範。

 

 生活裡的思考 


《三字經》說:「人之初,性本善。」每個人都有一顆良善的本心,它是上天所賦予我們的道德良心,當我們凡事都能秉持著良心去思考,自然就會做出符合公理正義的事。
 



《太上感應篇》說:「不欺暗室。」惕勵我們即使獨處,也絕不能做「虧心事」。無論何時何地,都應當不欺己、不欺人、不欺神,我們的起心動念,一個想法、一個念頭,都應時時觀照,根絕邪思惡念的雜草,保持心田明淨。
 



今日社會,貪汙弊案、斂財詐騙的事件時有所聞,導正貪婪的私欲、培養清明廉正的風氣,你我都有責任。因此,我們必須奉公守法、正直不貪,堅持「不該拿的、就不拿」的操守,如此才能為社會注入一股廉潔正直的清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