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聖經故事

 廉  者  窮不失義,不敬之食皆不取
 

廉潔的人,不接受無禮招呼的施捨。


 經典裡的故事 


廉  者-窮不失義,不敬之食皆不取


春秋時代,有一年齊國發生嚴重的饑荒,許多人都沒飯吃,只好到外地去乞討飯食。

有位富人,名叫黔敖,是地方貴族,平常家裡就會積存許多糧食,為了幫助飢餓的百姓,於是他叫僕人煮粥,抬到路邊,供應路過的災民吃。

當時飢餓的人很多,大家都餓得難受,走起路來有氣沒力,但聽到有免費的粥可以吃,都紛紛趕來,對黔敖的義舉善行,更是感激。

一位災民拖著疲憊的身軀走過,黔敖拿起瓢子敲著飯鍋,態度傲慢地對那人大喊:「喂,過來吃粥!」

災民緩緩抬起頭,跟黔敖說:「我就是不願接受這樣無禮而不尊重的施捨,才會餓到這樣的地步!」黔敖明白自己的失禮後,急忙賠不是,但災民還是拒絕接受,就這樣默默地離開了。

一個清廉有骨氣的人,就算是面臨最艱難的處境,也不會低聲下氣接受別人無禮的對待,更不會接受這樣輕忽他人尊嚴的「嗟來食」。

而故事中的黔敖,雖有救濟的行為,卻失禮於人,讓受助者有被羞辱的感覺。如果黔敖當時能以謙和的態度,真誠給予關懷,善解並顧及對方的心情和自尊,不僅可以避免言語傷人,同時也能成就濟眾的善行。

 

 生活裡的思考 


對廉者來說,堅持做人的尊嚴和骨氣,比滿足需要來得更重要,不會為了私欲而貪取,就如孟子所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一位有志氣而勇敢剛毅的君子,不會被財富名位所誘惑,也不會因貧賤而動搖自己的意志,更不會被外在的暴力所脅迫而屈服,能始終保持「廉潔正直」的風範。
 



面對別人贈予金錢或物質時,就算不是賄賂、來源一切合法,也要「見得思義」,謹慎面對、思考這是否為我們所應得;若因對方的態度無禮而我們不願接受,也切莫心生瞋怒、口出惡言,應婉言辭謝,如此不但顧及對方的尊嚴,也能提供對方思考空間,讓「施」與「受」都能更加圓滿。
 



我們常說要發揮「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精神,但在助人時,有時卻會忘了換位思考、同理他人;我們必須避免讓受助者有不被尊重的感覺,以「同理心」真誠傾聽與瞭解對方的真正需求,才能給予最合宜適切的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