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聖經故事

 伯夷叔齊  聖之清者,恪遵禮制守倫常
 

伯夷、叔齊兩兄弟對商朝忠心耿耿,且認為周朝以武力推翻商朝不合禮法,所以在周朝統一天下之後,拒食周朝的糧食,隱居於首陽山。


 經典裡的故事 


伯夷叔齊-聖之清者,恪遵禮制守倫常


伯夷、叔齊是商朝時期孤竹國君的兩個兒子,當時的孤竹國君即將不久於人世,原本欲傳位給叔齊,但大臣支持伯夷繼位。孝順的伯夷、叔齊不願兄弟相爭,也不願讓父親為難,造成國家不安,於是決定讓位給另一位賢能的兄長後,兩人便一同隱居,彼此相依為命。

三十年後,伯夷與叔齊都已是頭髮斑白的老人。有一天,他們聽說周國的新國君姬發,在父親過世後,不舉辦喪禮,反而決定先去討伐商紂王。

伯夷、叔齊立刻去勸諫姬發:「父親過世卻不下葬,反而急著發動戰爭,稱得上是孝順嗎?身為臣子卻興兵討伐君王,可以說是忠義嗎?」

旁邊的將士聽了,憤怒地要求處死兩人。但姬發知道伯夷和叔齊是心存道義才會如此勸諫,所以並沒有傷害他們,還下令讓侍衛護送兩人安全離開。

當姬發推翻紂王,建立周朝後,天下都歸順周朝,但伯夷、叔齊卻認為姬發的作為不合倫理,所以不願成為周朝的臣子,也不願意吃周朝的米糧。兄弟兩人隱居於偏僻的首陽山(今甘肅隴西縣),採食野菜維生;縱使經常三餐不繼,也沒有絲毫後悔,對自己的選擇也從無怨言。伯夷、叔齊過世後,當地人感佩他們高潔的精神,便將兩人合葬在首陽山。

有人讚歎伯夷、叔齊,他們不慕榮利的情操,能讓貪婪的人,慚愧自己太自私貪利而改過向善;而他們貫徹信念的勇氣,也激勵懦弱自卑的人變得勇敢,能堅持理念、積極振作。

孔夫子在教導弟子時,更讚美兩人的品格操守,可作為世世代代立志修德之人效法的典範。

伯夷、叔齊體貼孝順、友愛兄弟,為了維護倫常,甘願捨棄權位、財富;為了堅守忠孝之道,而冒死勸諫姬發,寧可忍受飢餓貧窮也不違背道義。兩人孝弟無私、清高廉潔的德行,長存千古。

 

 生活裡的思考 


伯夷、叔齊不貪、不爭的美德,以及「非其君不事」的堅持,讓孟子非常敬佩,稱讚兩位是「聖之清者也。」不貪、不爭是團體和諧運作的要素之一,我們應該學習聖賢的廉潔清高、言行一致,建立正確的信念,不輕易動搖,也不因為名位而違背原則,只要是不該拿的,就要一介不取。如此,自能涵養道德正氣,提升自我品格,相信還能感化他人從善,自立又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