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志業∣行天宮五大志業網

312期

【守護健康】

流感防治

流感為「流行性感冒」的簡稱,是由流感病毒造成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以A型及B型流感病毒為主,易於秋、冬季引起季節性流行,自每年十二月至隔年一、二月為高峰期,可持續至三月。

流感具有「流行快速」、「傳播範圍廣泛」及「可能引起嚴重併發症」等特性,而且變異性高,對國人的健康威脅甚大,因此必須及早防治,藉以降低感染風險。


 

高危險群與傳播途徑
 

流感的高危險族群,為老年人、嬰幼兒、孕婦、肥胖者(BMI≧30),以及罹患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免疫功能不全疾病的病友。 流感主要透過患者咳嗽或打噴嚏所產生的飛沫,將病毒傳給周圍的人,尤其在空氣不流通的密閉空間,更容易造成病毒傳播(飛沫傳染);再者,流感病毒可短暫存活於物體表面,如果手部接觸到物體上已被病毒汙染的物質,再碰觸自己的口、鼻、眼等部位,也可能因此受到感染(接觸傳染)

流感的傳染期,一般約從症狀出現前一至二天,到症狀出現後三至五天;而兒童及免疫功能不全的病友,則可能長達數週甚至數月,仍可以傳播病毒。

臨床症狀
 

流感的臨床症狀,包括了全身疲倦無力、肌肉痠痛、頭痛、發燒等,出現這些症狀時,請至診所或醫院就診;如果罹患了流感,請務必聽從醫囑,按時服藥並在家好好休息,方能早日康復。

和一般感冒相比,流感症狀發作較突然,痊癒所需的時間也較長,約一至二週,而且容易引發併發症,如肺炎、腦炎、心肌炎及其他嚴重繼發性感染或神經系統疾病等,因此我們千萬不可輕忽大意。

再者,當出現呼吸困難、呼吸急促、發紺
(四肢或嘴脣因缺氧而發青發紫)、血痰、胸痛、意識改變、低血壓等危險徵兆的時候,則一定要盡速趕往大醫院急診室,把握治療黃金時間。

防治原則
 

為了保護自己與身邊的人,希望大家都能遵循以下的防治原則:
 

增強抵抗力

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如規律作息、適度運動、均衡飲食等,增強身體防禦病毒的抵抗力。

正確洗手

在日常生活中,應隨時注意手部清潔,掌握「正確洗手五時機」-吃東西前、上廁所後、擤鼻涕後、看病前後、照顧小孩前;以及「正確洗手七字訣」-內、外、夾、弓、大、立、腕,盡量採取「溼洗手」(用肥皂與清水洗手)的方式,洗手時間約四十至六十秒,洗手後一定要擦乾(因為潮溼的雙手仍然會附著病毒與細菌),如此才算澈底洗淨雙手。

戴好口罩

戴口罩則是阻隔病毒飛沫傳染的最佳方式,若可能與他人近距離接觸,尤其是進入人潮擁擠或空氣不對流的空間,以及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的時候,均應依照「正確佩戴口罩四步驟」-開、戴、壓、密,確實戴好口罩,一旦口罩沾到口鼻分泌物,就要立刻更換;另一方面,咳嗽或打噴嚏時,應以面紙、手帕或衣袖遮住口鼻,切莫成為飛沫的傳播者。

接種疫苗

流感病毒變異快速,歷年流行的病毒型別也不盡相同,因此每年會針對特定的病毒株製造疫苗。

流感疫苗的公費接種對象,通常包含了醫事人員、長照或安養等機構之病友及照顧人員、年長者、重大傷病者、潛在疾病者、孕婦、滿六個月以上之學齡前幼兒、國小至高中學生等;一般民眾也可自費施打。

 

接種疫苗約十四天後,身體才能產生有效的抗體,保護期約一年,因此建議每年皆應完成接種,維持對抗病毒的保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