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期

【專題企畫】

水與日常

凡立國都,非於大山之下,必於廣川之上,
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溝防省。
                 -《管子
乘馬》

 

最初的生命,出現在幾十億年前的原始海洋裡,此後任何生物都不能離水而居,水與人類的生活更是息息相關,從飲用、清潔、灌溉、養殖,到航運、發電……

生命之源
 

如果有機會空拍大地,就會發現那張密密麻麻的水路網,像極了葉脈,訴說著大自然的故事,也像人體內交錯的血管,奔湧著強勁的生命力;我們體內的水分可說是「生命的源泉」,只要失去百分之十即感到不適,若喪失百分之二十到二十五則有生命危險,記得每天都要適量補充水分,幫助身體的器官、組織正常運作。

 

 

我家在水邊
 

有水才能生存、發展文明,如四大文明-中國、埃及、西亞和印度,分別有黃河及長江、尼羅河、兩河流域、印度河,都是沿著大河發展聚落;因大河能提供穩定豐沛的水源,便於灌溉,土地相對肥沃,地勢也較為平緩,適宜人居。


依水造城

前言中引用《管子》所言,說明城市要依山傍水而建,為避免缺水,地勢不宜過高;但為避免水患,地勢也不宜過低。若無法仰賴天然地勢,就要考慮人工引水,比如在高地建溝渠,地勢低處則建堤壩防災。另外,現在還有「護城河」遺跡,除了供水、排水外,也具備強大的軍事功能;新竹古稱「竹塹」,清朝於竹塹城外築壕溝為護城河,並設兩座吊橋,作為防禦之用,日治時期改成灌溉用圳道,而今則轉型為都市親水綠帶,沿著河岸,可走讀許多重要的古蹟和景點,如迎曦門、新竹州廳等,水道不再「圍城」,只溫柔貼近。

逐水而居

各地游牧民族通常「逐水草而居」,因居於半乾燥地區,當食盡一地的水草後,便要遷徙到另一地放牧;牧民攜家帶口,趕著駝隊與牛羊,組成綿延幾十公里的遷徙團隊,可謂浩浩蕩蕩。臺灣早年也有一支「游牧大隊」,只是這隊伍趕的並非牛羊,而是鴨子,根據稻子收成的季節,鴨農從南趕到北,讓鴨子沿途啄食田間遺落的稻穀,以節省飼料成本;經典電影《養鴨人家》,女主角「小月」一家沿河築居,並每天拿著長竿在水塘趕鴨子,盡顯鄉村之美,以及樸實的在地人情。

一口井 百口人
 

河流孕育了無數人,但完全依靠河水實在不便,於是人們學著挖井取水,一口小小水井,往往是全村賴以維生之源;為了使水源更加純淨,會在井壁以及井底鋪石頭,再堆滿木炭或竹炭,最後再加一層石頭,完成最原始的濾水裝置。

民國三十九年,臺糖公司邀請美國莊士敦公司來臺,籌組深井工程隊,鑿井數千餘口,遍布全臺及離島,既有助於蔗田,也對灌溉、農畜、工業用水貢獻良多;工作人員除了忍受離鄉背井之苦外,還要二十四小時輪班,隨時固守水井,因為一個小小失誤就會造成崩井,所以不能掉以輕心,吃水不忘挖井人,感謝有人淌下鹹的汗水,為我們留下了甜的滋味。

自來水也非「不請自來」,日治時期,日人為防止各種傳染病之蔓延,在臺興建自來水設施,同時還興修數座水庫,作為軍事、灌溉、給水、觀光之用,只是鋪管地區有限,仍要搭配井水使用;民國六十三年,臺灣自來水公司正式成立,兩年後,全臺自來水廠整併完畢,用水愈來愈方便,老水井也漸漸從歷史舞臺上消失,但在今年年初的旱災中,有一百六十口的防災備援水井,每天供水三十四萬噸,一解西部燃眉之急,可謂「寶刀未老」。

 

水之力
 

臺灣地勢陡峭,河流短促,儘管較不利於內陸水運,但我們與海洋共生,具有海運優勢,自荷治時期已出現自由貿易的商鎮,明鄭時期也依靠海上貿易維持國力軍需,至清朝海運出口茶、糖、樟腦,在世界貿易市場中不可小覷;另一方面,河運也帶動河港街市的發展,如淡水河及支流造就新莊、艋舺、大稻埕的繁華,至今仍能從傲立的老建築中,一窺當時的榮景。

陡峭未必是個缺點,對水力發電而言,地勢造成的水位差正好產生動能。臺灣早期以水力為發電主力,如今發電方式多元,有火力、核能、風力、太陽能等,許多水力發電廠已功成身退;但也有面臨廢廠者,調整與大自然的相處、溝通方式,重新站穩腳步,繼續「發力」。

點點滴滴的回憶
 

一滴水,凝聚著天地的溫情,滋養農田,供我們浣衣潔身,也解生命的渴。

轉動時代的大水車

高地或是離渠道及水源較遠之田地,需靠「水車」引水灌溉。水車有許多型態,但基本上形似車輪,自軸心放射出軸條,每根軸條上有水斗或水桶,借著水勢的運動慣性轉動,也有依靠人力踩踏產生動能者;一個個水斗裝滿河水後,被逐級提升至頂端後傾斜,水斗的水自然注入渡槽,再流到農田裡。至今新竹縣關西鎮南山里還有座老水車,自日治時代便開始啟動,現在雖不再運作,但靜止的水車如同老時鐘,永遠凝結在某個時刻裡,我們仍可遙想水車汲取鳳山溪的流水,緩緩運轉,惠澤農田的情景。

有情食水甜

俗話說:「誠意食水甜。」以誠心奉上的白開水,客人喝了,心裡自然覺得甜美。不過水的口味、本質確實有所差異,所以要根據用途,選擇最適當的水。例如烹茶,古人要求「清、輕、甘、冽、活」,意指水質要清澈、輕軟(指軟水),口感甘甜(比如山泉),而「冽」乃冰雪之水,「活」則是流動之水,如此一來,茶湯的滋味、顏色最佳。古代中醫認為水能治病、作為藥引,《本草綱目》就記載了四十三種水,如果用對了水煎藥,對病情大有助益;例如「急流水」由上急速而下,若以此煎服,就能快速帶藥性深入關節,只是現在較難找到零汙染的水源,若循古法,還是要謹慎為之。


天然洗衣房

從前隨處可見溪邊浣衣的婦女,笑語不斷,手上也沒閒著,石頭就是最天然的洗衣板,在搥打、搓揉衣料間,時光潺潺流過;畫家李梅樹的《清溪浣衣》刻劃了婦女彼此交流與相助的畫面,也留下最美的老時光。如今除了某些村落刻意陳設浣衣區之外,三峽區鳶山流螢小徑的入口處,還有一群為了環保、節電理念的浣衣婦人,每日總帶著小椅子、肥皂、刷子、敲衣服的木棒、蚊香,在溪畔坐定後,開始今天的洗衣任務;為了不傷害小魚、小蝦,她們謹慎挑選洗潔的肥皂,想要順利洗衣,還得定期清理淤泥,自行修築迷你水壩,雖是小小日常,可一點也不馬虎呢!


溫暖之泉

臺灣溫泉最早的文字紀錄,出現在郁永河《裨海紀遊》:「石作覽靛色,有沸泉,草色萎黃,無生意。」但清代漢人以為這是有毒之水,不敢貿然親近,直到日本將溫泉文化帶入,一般民眾才瞭解此水的功用。湯泉之所以令人感到舒適,是因為不同泉質產生了功效,如碳酸氫鈉泉使人皮膚光滑,素有「美人湯」之稱,而鐵磺泉則因水中含有鐵質,所以能夠緩解神經痛、皮膚病、風溼;如今觀光盛行,金山、北投、烏來、礁溪、知本、四重溪……都有「好湯」,下次除了療癒身心之外,泡湯之餘,別忘了浸潤於歷史幽情中,重溫「泉之風華」。


我是省水小達人

正因為我們的生存與水密不可分,所以每個人都可以試著「節流」與「善用」水資源,舉手之勞,便能為地球盡一分心力,何樂而不為呢?例如搓肥皂、刷牙、洗碗時,不要開著水龍頭,任水一直流;洗澡時改泡澡為淋浴、洗車時以水桶裝水擦洗即可;平日使用節能標章的家電,除了省水,更能省電。

另外,「重複利用」可讓每一滴水發揮最大效能,如洗菜後的水可以用來沖馬桶或拖地板,汆燙過青菜的水、煮麵的熱水也可以拿去過一遍髒碗盤;或是計畫性地儲存雨水,設置「雨撲滿」,運用「虹吸原理」,打造一個「省水家」。

從前取水不易,如今打開水龍頭就有自來水可用,如此便利,有賴於上天的恩賜以及眾人的付出,所以每一滴用水都非常珍貴;期盼大家一起認識水的貢獻,並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珍惜生活中的「點點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