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期

【專題企畫】

水的循環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
李白〈將進酒〉(節錄)

 

李白在這首曠世巨作中,一開頭就提到黃河之水從天上來,再滔滔不絕奔流入海……
雖然這是營造磅礴氣勢的一種文學手法,但某種程度上也道出了大自然的水循環規律:海洋、河川、湖泊的水受到太陽照射,蒸發為水蒸氣,上升後遇冷凝結成小水滴,小水滴聚集夠了,就會化成雨或雪落到地面,成為河川、地下水或是再回流至大海,億萬年來循環不息。

飲水知源

水的化學式是H2O,乃是氫(H)、氧(O)兩種元素經反應後所產生的化合物。由於氫、氧是構成宇宙的主要元素,所以科學家推論,水在各星系中應該普遍存在,而成為許多行星、衛星及彗星的成分。在太陽系,除了地球、彗星以外,火星、海王星、冥王星、月球、崔頓衛星(海衛一)、歐羅巴衛星(木衛二)等都發現了固態水,足以證明水是宇宙間的重要物質。

雖然水是如此常見,但可別小看這不起眼的液體,它相當神奇,可以溶解許多物質,而成為含有酸、鹼、鹽等成分的溶液,產生各種不同的特性。例如:常用作防疫消毒的「醫用酒精」就是一種水溶液,其體積濃度比率為百分之七十五的乙醇與百分之廿五的水,對於細菌、病毒來說極具殺傷力。

由於水是如此容易溶解其他物質,因此在大自然之中幾乎沒有「純水」存在。當然,如果透過加熱、蒸餾則可以得到相對純淨的水,但是仍不可能完全沒有任何雜質。

此外,水還有一些令人驚奇的特性。首先,水是少數不遵循「熱脹冷縮」原理的物質,即水結成固態的冰,體積會變大、密度會變小,所以冰會浮在水面上。其次,水分子的內聚力很大,在常見液態物質中,水的表面張力僅次於汞,因此若少量水滴滴在玻璃上,水滴仍可保持圓珠狀態。

這些特性造就了水與眾不同的面貌,地球也因為有大量的水,而擁有變化多端的地形、氣候,以及豐富多樣的各種生物,「水」其實就是地球生命之源。

 

表面張力

液體表面層因受到內部液體分子吸引力(即內聚力)的作用,以致向內收縮趨向最小面積,於是液體表面形成類似張緊的彈性膜。在物理學上,表面張力為液體表面每單位長度所呈現的張力,或液體表面每單位面積所儲存的位能。從空中掉下的水滴或葉面上的水珠,其形狀近似球體,主要都是源自於表面張力。

滴水穿石

若從太空看地球,會發現它猶如彈珠般晶瑩明亮,在浩瀚的宇宙中閃爍著藍色的光芒。為何會如此?主要是因為地表約有百分之七十一的面積是海洋,而水分子又最不容易吸收藍光,於是大部分的藍光都會被反射回太空,使得地球成為太陽系最獨特的「藍色星球」。

地球上的水以氣態、液態、固態三種形式存在於空中、地表與地下,包含了河流、湖泊、海洋到雲、雨、霜、雪、冰,乃至地下水,可說是無所不在,所以水不僅能決定地球的顏色,更透過各種作用力形塑地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侵蝕、搬運和堆積作用。

先看侵蝕作用:當河水、冰川受重力作用由高處往低處流,或是海浪受風力及潮汐力帶動而不斷拍擊陸地,都可以產生動能,磨蝕岩石及土壤,使其疏鬆、碎裂。此外,雨水或地下水若接觸到石灰岩層,可與其主要成分碳酸鈣發生化學反應,生成可溶於水的碳酸氫鈣,久而久之,石灰岩層就變成空洞。

隨著岩石、土壤被分解,水流、冰雪、潮汐就可以攜帶這些碎屑移動到別處,當流速愈快的時候,所能搬運物體的顆粒就愈大,這是水的搬運作用。

不過,水的搬運力也會隨著流速降低,導致承載力減弱,於是物體會逐漸沈澱下來,慢慢積累成不同的地貌,此即水的堆積作用。例如:河流在中下游因流速減緩,往往將上游帶來的泥沙堆積成廣闊平坦的沖積平原或三角洲;或是含有碳酸氫鈣的地下水滴落在洞穴的地面,形成鐘乳石、石筍等堆積物;以及冰川消融後遺留在當地的冰磧石……這些都是經由水的堆積作用而形成的地貌。

侵蝕、搬運和堆積其實是水在地球上永不間斷的連續作用,造就出今日我們所見到的種種地理景觀,而且這些景觀會隨著時間不停改變,因此高山會成為平原、滄海會成為桑田,說明了水對於地形的影響是如何巨大又深遠。

風生水起

水在地球上經由太陽照射,蒸發為水蒸氣,上升後遇冷凝結,再化成雨雪降回地球表面。這樣生生不息的「水循環」過程,可說是影響地球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

在吸收熱能而蒸發與釋放熱能而凝結的過程裡,因為水的「比熱容量」較乾燥空氣或陸地都要大,所以水升溫及降溫的速度會比後兩者來得慢,於是就出現了「夏季時內陸比沿海高溫、冬季時內陸比沿海低溫」的現象。

水的比熱容量大,因此造成「內陸的年溫差較大、沿海的年溫差較小」,若將時間縮短至一天,水的此種特性還可以影響空氣流動
(即風)的方向。由於陸地吸收熱能及釋放熱能的速度皆比海洋快,所以白天受太陽照射的陸地很快就會增溫,連帶上方的空氣受熱膨脹,密度降低、氣壓變低;而海洋升溫較慢,上方的空氣較冷,密度高、氣壓高,空氣便從海面流向較暖的陸地,形成涼爽的「海風」。到了夜間,陸地迅速降溫,上方的空氣變冷,密度升高、氣壓高;而海洋仍能保持相當的溫度,上方的空氣較暖,密度低、氣壓低,於是空氣又會從陸地流向海面,吹起「陸風」。

從一天之內,海洋和陸地的風向轉換,再延伸到長時間的季節交替,夏季時陸地升溫快
、氣壓低,海面上的空氣向陸地移動;冬季時陸地降溫快、氣壓高,陸上的空氣向海面移動,便形成了隨季節而變換方向的「季風」。

除了海陸風、季風,我們所熟知的「熱帶性低氣壓」,其主要成因也與水有關。在熱帶海洋上,海面的空氣因長期受到日光的強烈照射而溫度較高,使海水蒸發的水氣增多,形成高溫、溼度大的狀態,猶如在蒸籠之中。這種溫暖潮溼的空氣會體積膨脹、密度減小,加上赤道附近的氣流本就微弱,所以很容易產生上升現象。此時四周較冷的空氣又流入補充原本的空間,接著再受熱上升,如此循環不已,形成對流作用。最後循環的氣流變成重量輕、密度小的空氣柱,於是熱帶性低氣壓便出現了。


地球因為擁有豐富的水分,所以產生了變化多端的各種氣候,但從另一層面來說,地球也因為水的「比熱容量」特質,而能保有較小的溫差。以火星來說,由於表面沒有液態水,加上大氣層稀薄,因此無法維持比較恆定的氣溫;目前研究得知,火星地表某些地區的日夜溫差可達攝氏一百六十度,這樣的氣候型態是不利於生命的演化與發展的。
 

如魚得水

水造就了地球適宜的環境,而生命也是孕育自這個水世界。

從目前研究得知,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形式就是出現在海洋中,歷經了漫長的四十億年演化過程,至今水仍是所有生物體內的重要成分。例如:人體有百分之七十是水,而水母的身體更高達百分之九十八是水。水是人類每日必定要攝取的物質,如果我們完全不喝水,可能二到七天之內就會失去生命。

水不僅組成了生物體,更扮演著種種維繫生命的作用。例如:水透過本身附著力與表面張力的交互作用,會在細管或孔道中產生「毛細現象」,即水在不需外力的狀態下,能克服地心引力而在管道內上升;當管道直徑愈狹小的時候,水柱上升的高度則愈高。此一現象有助於陸地植物藉由莖內維管束吸收來自根部的水分,為植物生存的利基之一。

此外,水是最佳的溶劑,許多物質可以溶解於水中,生物便能透過水來接收和傳輸各種營養。例如:動物血液的主要成分是血漿,而血漿有百分之九十的體積都是水。

更重要的是,生物所接收的營養物質還必須透過化學反應,才能將這些物質分解成足以讓細胞吸收的小分子,以獲得維生的養分,而水就是促成這些化學反應的最佳媒介。在動物的消化作用和植物的光合作用裡,水都是極具關鍵作用的角色。

由此可知,水是造就生命的源泉,它不僅自身能成為廣大湖海,還能兼容並蓄地滋養萬物。當我們日日享用看似取之不竭的水時,實應明白:地球是宇宙間難得的「藍色星球」,唯有珍愛水資源,讓它保持原有的純淨與自然,生命才能源源不絕、細水長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