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効勞願行】
認真活出歡喜人生
到行天宮北投分宮的効勞之路,楊鄭秀鳳師兄走了三十多年,她深信只要凡事盡心盡力去做,真誠做好人,一定會得到上天的疼惜。
一個小小、平凡的身軀,究竟能肩負起多少重量呢?行天宮北投分宮効勞生楊鄭秀鳳師兄證明,只要有願有心,必定能湧生出無比巨大的力量。
不服輸的個性
秀鳳師兄踏著矯健的步伐,來到拜亭敬拜 恩主公,絲毫看不出她現年已有八十七歲。出生於萬華的秀鳳師兄,雖然沒有家庭的庇蔭,另一半也非富貴人家,但她並未屈服於命運的安排,而是憑藉著體內一股不服輸的拚勁,扛起家計,為家庭與自己的人生努力不懈,打造安穩的生活。
秀鳳師兄說:「年輕時,任何工作我都做,像是搬水泥、挑貨物、洗碗盤……無論再粗重的活,只要有錢賺,我都做!」別人眼中看來不甚穩定的「打工生活」,她笑著說:「我真的很拚命、很認真,一個月可以工作三十天,所以一個月賺到的錢比領固定薪資的人,還要高出許多。」
為了家庭,秀鳳師兄從來不計較工作輕重,薪資雖然微薄,但每當老闆多發給自己五十元、一百元,心中自是萬分歡喜,深覺自己的付出與努力得到肯定;她引以自豪地說:「我當辦桌總鋪師的助手—也就是俗稱的『水腳』時,做事細心、手腳俐落,很多師傅都會提前跟我預約,要把時間留給他呢!」
秀鳳師兄從年輕拚搏到頭髮斑白,自兩手空空到建立美滿家庭,由涓滴收入積攢出安穩的棲身之所,直到五十八歲,她漸漸把生活重心轉向行天宮。
個性歡喜做 甘願受
很多効勞生因為受到 恩主公護佑,所以發願來到行天宮効勞服務以回報聖恩。問起秀鳳師兄効勞的緣由時,秀鳳師兄只是輕描淡寫地說:「敬神是本來就有的習慣,先生那時在北投工作,就順路送我到行天宮北投分宮敬拜 恩主公,深深喜歡這種清幽的氛圍。」
初始,秀鳳師兄閒不下來,就幫忙清洗擦拭擺放供品的盤子,需要人手協助清理燭臺,她也毫不遲疑地就動手;清理燭臺時,不免被滾燙的燭油燙傷,而當麻布袋裝滿燭蠟時,沉甸甸的重量總讓許多人感到吃力,但她卻能輕輕鬆鬆一肩扛起。之後,燭臺與供桌相繼撤除,秀鳳師兄則轉為負責準備內殿的供品,從清洗水果的廚房到內殿,得爬一小段山坡,滿滿一大桶水果,別人總要分好幾趟運送,她卻是一、兩趟就全部完成了。
秀鳳師兄的身材並不高大,也沒有特別壯碩,哪來的力氣啊?她笑說:「可能是年輕時,粗重的工作做慣了,知道如何使力,做起來比別人輕鬆許多。」廟裡大大小小的事情她從不拒絕,別人不做的她來做,別人扛不動的她來扛,只要能夠付出,心中就充滿喜悅。
過往,清早七點,秀鳳師兄帶著自製的便當,搭乘先生的便車來到北投分宮効勞,常常一做就忘了時間,等到想休息喘口氣時,往往已是黃昏時分;而十多年前先生捨報離世後,她則是自己搭公車、轉捷運,依然日日至行天宮報到。問師兄說:「是什麼樣的動力,讓師兄天天來呢?」她只是笑笑說:「我也不知道,起床睜開眼,身體覺得舒爽就出門!」
秀鳳師兄始終帶著這份拚勁,埋頭苦幹,凡事不計較,有時吃點虧也不在乎,對她而言行天宮就像是自己的家,不求任何回報,就只是盡力去做。
經文聲聲喚人醒
求學時期正處於戰亂,秀鳳師兄沒能好好接受教育,所以認得的字不多,但是學起經文依然認認真真、毫不馬虎。「我就聽著前輩錄製的錄音帶,一句一句跟著念、默記,慢慢地學會讀誦《關聖帝君明聖真經》、《司命真君靈寶真經》、《豁落靈官靈應真經》、《孚佑帝君大洞真經》等經典。」她說:「經書中的文字我都認得,一字一句讀給我先生聽,他覺得真的太不可思議了!」
當時學經,只是跟著讀誦,對於經文義理卻是一知半解、瞭解不深,直到上過讀經班之後,才更深刻體悟到經文的奧義,秀鳳師兄強調說:「經文都是勸人為善的道理,我們為人處事只要能夠依著經文去做,誠心誠意行善助人,一定能得到上天的眷佑與庇護。」
無所求的人生
問起師兄有感應見證的故事嗎?秀鳳師兄表示,可以為 恩主公効勞、為信眾服務,生活簡簡單單,很開心知足,所以很少為自己求什麼;僅在多年前,她為了兒子與人合作開設診所一事,請示聖意賜籤。她說:「感謝 恩主公的指引與護佑,兒子現在工作順遂,雖然人在遠鄉,但也經常回家探望,萬分感謝!」
「我真的很拚!」這是秀鳳師兄對人生的回應,也是她三十多年効勞的寫照。秀鳳師兄生命的起點也許比別人辛苦,但她從未逃避,而是靠著自身的努力,種一顆善因,存一份善念,結一份善緣,為自己拚出不凡的人生。
近期因為肺炎疫情,以及秀鳳師兄身體狀況較多,來宮裡的天數較少,但只要來到廟裡一定努力做好做滿,所以當訪談一結束,秀鳳師兄立刻加入整理內殿的行列:人生她全力以赴,効勞,當然也是要拚盡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