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期

【有情天地】

行遊太陽系之星


人類早在遠古時代就已知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並用文化中極具深刻意涵的事物來稱呼它們,例如:古代中國是以「五行」命名,而歐洲則以「希臘羅馬神話」中的諸神相對應,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隨著觀測儀器的發展,太陽系中行星的數目也發現得愈來愈多,從五大行星到九大行星,然後又成為八大行星和矮行星,說明了人類不斷開拓知識領域的過程。

太陽曾被當作行星?
 

行星在不同時代有著不一樣的定義。古希臘人在觀察星象時,發現天體分成兩大類:一類固定在天球上,組合成各個星座,形成恆久不變的天空背景,於是稱它們為「恆星」;另一類在黃道(從地球上看太陽在一年之中運行的軌跡)或其附近運行,不斷穿越黃道上的十二星座(即牡羊座、金牛座等),便認為它們是四處遊走的天體,而將其稱為「行星」。當時的行星有七顆,也就是太陽、月球和五大行星。

這種觀念和古希臘人認為「地球是宇宙中心」的看法有關。直到文藝復興時期,經過許多科學家的探索論證,太陽為宇宙中心的理論才逐漸得到共識,對於「行星」就產生了新認知:將太陽歸入恆星,行星則是以太陽為中心而繞行的星球。於是本來被當作是行星的月球,以及圍繞著木星運行的四顆「小行星」,便又另外歸類為「衛星」。這時的行星有六顆,即五大行星和地球。

不過,太陽系總是有無限驚奇:西元一七八一年,發現第七顆行星-天王星;一八○一年,發現第八顆行星-穀神星,不過此後又陸續發現和它類似的眾多小型星球;一八四六年,海王星被發現,由於它十分巨大,穀神星與其相較實在太小,於是行星的定義再次受到考驗。一八五○年,天文學界出現一種不成文的概念:不是所有直接繞太陽公轉的天體都是行星,真正的行星必須夠大,而且是特立突出的,所以像穀神星一類的小星球應稱作「小行星」,海王星便如此順理成章成為第八顆行星。

 

一九三○年,隨著冥王星被發現,此後太陽系號稱有九大行星,但從此行星的定義就不再改變了嗎? 

 

冥王星掉出行星陣容
 

在長達七十六年裡,冥王星都坐穩第九顆行星的寶座,但隨著人類探測腳步的擴大,它的地位也終於被撼動了。

首先是二○○五年所發現的「鬩
(ㄒㄧˋ)神星」,它比冥王星還稍大一點,一開始被稱作太陽系的第十顆行星。不過,如果鬩神星是行星,那麼體積比冥王星小一些的妊神星(二○○四年發現)、鳥神星(二○○五年發現),難道就不能稱作行星嗎?

其次,冥王星與卡戎衛星(冥衛一)的共同重心並不在冥王星內,卡戎衛星並不像月球一樣繞著主行星轉,更確切地說,冥王星和卡戎衛星類似聯星系統,兩星球事實上是相互繞行的。

由於冥王星等星球的特殊性,「國際天文學聯合會」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於二○○六年的會議上,決定更嚴謹地規範行星的定義:一、圍繞恆星運轉(即公轉)。二、有足夠的質量可以使本身的形狀近於球體。三、可以清空軌道上的其他天體,或能以自身引力捕獲軌道附近的小天體,作為自己的衛星。

根據此定義,繞著太陽旋轉,但未完全符合第二項或第三項條件的較小型行星,就另行歸類為「矮」行星一個等級的「矮行星」,目前有穀神星、鬩神星、妊神星、鳥神星,以及被「降級」的冥王星。

原來能「修煉」成一顆真正的行星,還真是不簡單的事啊!

行星、矮行星一二事
  1. 太陽系的行星中,體積最大的是木星、最小的是水星,而所有的矮行星都比月球小。若以月球來比較,矮行星的大小順序如下(括號內數字為直徑,單位是公里):月球(3474)、鬩神星(2326)、冥王星(2306)、妊神星(1960)、鳥神星(1440)、穀神星(952)
     
  2. 在地球所能看到的十顆最亮天體中,五大行星即占了一半。這十顆天體的最大亮度排名依序如下(括號內數字為「視星等」,即地球所見之天體亮度,數值愈小,看起來愈亮):太陽(-26.74)、月球(-12.92)、金星(-4.89)、木星(-2.94)、火星(-2.91)、水星(-2.45)、大犬座天狼星(-1.46)、船底座老人星(-0.74)、土星(-0.49)、半人馬座南門二(-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