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志業∣行天宮五大志業網

311期

【字裡行間】

心境安樂 事事如意
 

擊壤三千首,行窩二十家。
樂天為事業,養志是生涯。
出入將如意,過從用小車。
人能知此樂,何必待紛華。
      -宋
邵雍〈擊壤吟〉

邵雍是北宋著名的理學家,學問非常淵博,卻不慕榮利,畢生未任官職,長期致力於作育英才,造福許多學子。他晚年居住在洛陽郊野的小農舍,以讀書、教書、著書度日,心靈圓滿且富足,真正實現了其自號「安樂先生」所蘊涵的「安」、「樂」境界。

從這首五言律詩可一窺邵雍怡然自得之心情,並能得知「如意」是心靈上的安適與喜樂,這是不假外求的幸福感,也非物質享受就可滿足。邵雍以本身的心領神會,巧妙地詮譯出「隨興而作」、「隨遇而安」的豁達與自在,的確具備了非常的人生大智慧。

從文字來看,「如」已見於甲骨文,不過原本部件的組合方式是「口」在左、「女」在右,與今日寫法相反。這是一個會意字,其意義是女子說話的口氣要委婉順從,也就是《說文解字》所稱:「
从隨也。从女从口。」究其緣由,商朝已是父系社會結構,男性主導了經濟生活,並能繼承財產和權力,使得女性只能聽從男性的安排,被要求接受命令,不要有太多個人的意見,同時回應的語氣也要溫和,因此才會以「如」來代表「依從」、「跟隨」。

「如」後世的引申用法相當多,較常見有四種。一是「從隨」有「前往」或「到」之義,所以「如廁」即來自於此。二是「到」相當於「及」,而「及」又有「比得上」之義,所以「遠親不如近鄰」是源於此。三是「從隨」意指「兩人一起」,隱含「同樣」、「好像」之義,所以有「愛人如己」、「如膠似漆」等詞。四是「好像」也含有「類似」、「舉例」、「假設」等義,所以衍生出「譬如」、「假如」等詞。

接著看「意」,不見於甲骨文,但西周金文可見,不過與今日寫法不同,乃是在「言」之中包含了一個「中」,會其意為「言中
(ㄓㄨㄥˋ)」,也就是所說的話能合於對方心裡所想的,若如此,當然對方會歡喜、快樂,此為「意」的原始寫法和意義。

到了秦國大篆,「意」成為「心」、「音」的組合,指「內心的想法」,也就是《說文解字》言:「
志也,从心察言而知意也。」能瞭解對方的心思,其實和「一言中的
(ㄉㄧˋ)」之意義是一樣的,這是千百年來,人與人之間最「稱心如意」的一件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