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期

【坐看雲起】

唯君粲丹實 獨掛秋空明

柿子,別名「朱果」,又名「猴棗」、「紅柿」、「鎮頭迦」等,猴棗原指「黑棗」,而黑棗為柿子樹嫁接用的砧木,因而得名;「鎮頭迦」語出佛經,迦羅迦與鎮頭迦皆果名,兩者外表相似,前者有毒,後者無毒,但世人難以分辨。

很高興認識你-柿子


柿子為高大落葉喬木,樹冠優美,秋季經霜後,葉子由綠轉紅。其食用歷史悠久,《禮記》中已有記載,其品種多達上千種,主要以脫澀與否分為「甜柿」和「澀柿」兩大類,前者可直接食用,後者則須經人工脫澀;從色澤上可區分為紅、黃、青、朱、白、烏柿等,若以形狀區分,則有圓柿、筆柿、四周柿、牛心柿等。


脫澀-從青澀到成熟

柿子的澀味是由於柿子皮含有大量的鞣酸,又稱單寧酸,單寧是植物用來防衛用的化學武器,它具有抗菌功能,亦可避免果實被叮咬或成了鳥類的盤中飧,但若直接食用,舌尖有麻木感;有些品種會自然脫澀,有些只能於摘採後處理,早期會將柿子泡入石灰水中,提供缺氧環境,經作用後,可溶性單寧聚合變成不溶性單寧即可脫澀,石灰水浸過的柿子格外甜脆,不過直接泡水、酒精亦可。臺灣引進日本甜柿並種植成功,由於這種柿子沒有澀味,也就無須脫澀。

 

柿餅-新竹的金色秋景

金秋十月,新竹縣新埔鎮、北埔鎮上的三合院裡,也就著陽光和九降風晒起柿餅,從削柿子皮接著晾晒,直到出白霜,約莫要半個月的時間,可說是北臺灣最亮麗的秋景;去除水分後的柿餅,甜味格外濃郁,不論入菜或作為零食都很適合,再乾燥些則成「柿乾」,適合煲湯。不知道大家是否發現了?有些餅上「好柿成霜」,但那一層白霜可不是發霉,而是柿子內部的糖分滲出,結晶凝結於表皮而成,味性甘甜,滋味特別好呢!雖然餅出新竹,但這些柿子多半來自嘉義縣番路鄉,當地種植面積達五百公頃,被譽為「柿子的故鄉」,因山巒起伏,陽光充足又多雨,地質排水良好,是全臺灣最適合種植甜柿之處,除了銷往其他鄉鎮,番路鄉也自製柿餅、柿茶,別具風味。

林紅二三柿


柿子果實甘美,南北朝的劉義恭便曾以「垂賁華林園,柿味滋殊絕」讚譽。北宋詞人仲殊法師〈西江月〉也以煉丹鼎中的丹藥比喻柿子:「神鼎十分火棗,龍盤三寸紅珠。清含冰蜜洗雲腴,只恐身輕飛去。」因仲殊法師曾遭投毒,吃了蜂蜜才得救,從此他對甜如蜜的食物情有獨鍾,柿子就是其一;詞中「火棗」和「雲腴」都是仙丹,吃了可飛升成仙,以此盛讚柿果之美味。


柿葉學書

柿葉翻紅更是好風景,宋朝張九成〈見柿樹有感〉曰:「嚴霜八九月,百草不復榮。唯君粲丹實,獨掛秋空明。」形容丹實如秋花,在夜空裡顯得格外燦爛,趕走了秋的蕭瑟,換上一片豐美的地景。柿子葉片大而美,大到足以拿來寫字,詩人瘂弦曾寫〈山神〉:「當衰老的夕陽掀開金鬍子吮吸林中的柿子/紅葉也大得可以寫滿一首四行詩了」。唐玄宗時期的書法家鄭虔家境貧寒,沒錢買紙練字,正好附近寺廟裡存放有幾間屋的柿葉,他便搬到寺廟裡住下,每天取柿葉當紙,刻苦學書,竟把幾間屋的柿葉都寫完了;他的書法、繪畫和詩歌後來取得很大成就,唐玄宗見了讚歎不已,稱他為「鄭虔三絕」,後來張侃「堆庭柿葉書」、楊萬里「滿山柿葉正堪書」、蘇軾的「葦管書柿葉」都語出此典。
 

文人雅「柿」

文學家老舍喜愛柿子樹,他在北京的院子裡種著兩棵丹柿,還將居處命名為「丹柿小院」,每每與朋友在庭中散步、談古說今,便隨意取下幾顆待客,算是「滿腹詩書」的柿子。明代畫家沈周曾經創作過一幅〈荔柿圖〉,以「荔柿」諧音「利市」,有新春賀喜之意;知名畫家齊白石也喜歡柿子,因其與「事」、「世」等字諧音,又有吉祥之意,所以白石老人留下了無數的柿子圖,更自喻為「柿園先生」,他曾把柿子和芋頭畫於同框,稱「事事遇頭」,指凡事都有機遇和希望。

 

修心修德 事事如意


唐朝《酉陽雜俎》言柿子有「七德」:「一壽,二多陰,三無鳥巢,四無蟲蛀,五霜葉窠玩,六嘉實可啖,七落葉肥大可以臨書。」亦即長壽、能餘蔭後人、沒有鳥築巢、不生蟲子、葉可欣賞、果子可吃、葉可做肥料亦可寫字。柿子為有德之樹,故枝繁葉茂,結實纍纍,而修心養德者,相信也能獲得神明的護佑,賜予平安如意。

 

凌霜封侯

傳說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兒時貧寒到以乞討維生。某年霜降,他實在餓到眼前發昏,正要撐不下去時,忽然發現村裡有棵柿子樹,結滿了紅通通的柿子;朱元璋大喜過望,立刻爬上樹大快朵頤,不但免去餓死的危機,更值得一提的是,那個冬天他還特別健康,鼻涕不流,嘴脣也沒有裂開。

後來朱元璋重返舊地,昔日乞兒,如今已成威武的君王,而柿子樹猶在,也依然掛滿了柿子,令他感慨萬千;幸虧有這棵柿子樹,自己才能存活至今,也才有機會立下一番功業,朱元璋很是感激,於是脫下身上的紅色戰袍,再次爬上樹,鄭重地將袍子披在柿子樹上,並封它為「凌霜侯」。這個故事在民間傳開後,也逐漸形成了「霜降吃柿子」的習俗。

朱元璋此舉,除了知恩圖報外,想來也是自我激勵。節至霜降,許多畏寒的植物早已停止生長,柿子卻變得更紅、更甜,成為深秋時的一抹亮色,做人何嘗不是如此?遭遇橫逆時,莫讓外境冰封了熱忱,我們不但要勤於耕耘,不斷成長,更要無懼霜雪考驗,方能活出紅紅火火的人生,收穫甜美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