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期

【守護健康】

同心打造理想的醫療決策環境

隨著醫學知識普及,愈來愈多民眾到精神科就診前,會先自行搜尋整理相關資訊,以便和醫師討論;可惜的是,看似能提高診療效率,有時卻衍生出意想不到的困擾。

 

實際案例-王先生
 

三十多歲的王先生任職於科技公司,在某次開會時,突然出現頭暈、喉嚨有異物感、胸悶、心悸、噁心、上腹痛、手腳發麻、莫名感到害怕等症狀,幸好所有症狀在三分鐘內就完全消失了。

王先生下班後,立刻上網搜尋自己的症狀,推測是恐慌發作,於是帶著厚厚一疊列印出來的資料,前往精神科就診;由於醫師開立的處方藥物和網友建議的不一樣,藥袋上又列出許多副作用,便決定換個醫師看看……如此一來,除了未能善用醫療資源外,更對病情毫無助益。


 

大量健康資訊,導致心理負荷
 

現代社會資訊發達,只要連上網際網路,就可以找到大量資料。然而,資訊量過於龐大,其實不見得是好事!

舉例來說,在搜尋引擎輸入「恐慌症」,立刻顯示出一千多萬筆資料,任意點入其中一筆,又有更多連結,網網相連形成的海量資訊,根本不可能看完,仔細閱讀排序較前面的數十筆資料,又發現說法不盡相同,著實教人無所適從,反而可能使得搜尋「恐慌症」的病友更加恐慌!


 

龐雜資訊背後,自主決策的隱憂
 

網路健康知識的訊息量過大還算小問題,品質參差才是大麻煩。雖然現代人可以根據容易取得的資訊,配合自己的價值觀、需求或偏好,進行醫療決策,可是在此過程中,原本應該由人主動篩選資料,卻往往被電腦的演算法所引導,結果未必能獲取所需的正確資訊,因此也無法做出真正適合自己的判斷。

案例中的王先生,一開始以為,知道網路評價和網友意見之後,心裡會比較踏實,但他隨即發現,網路上充斥著立場不中立、過度簡化、商業取向的內容,迫使他不得不耗費許多時間,思考這些訊息背後的真正意圖,甚至使他開始猶豫是否就醫。由此看來,表面上豐富、有價值的資訊,有時反而讓渴望求知的病友感到焦慮與困惑!

醫病共享決策與精神醫療
 

「醫病共享決策」的核心精神,是由醫師提出各種不同處置之實證資料,病友則說清楚個人的價值觀、需求或偏好,彼此尊重、交流、討論、溝通,最後才共同決定最適合的醫療方式。

當醫師向病友說明病況後,會提供可行的治療方案,以及不同方案之間的比較資訊,讓病友及家屬參考。此時,醫師不該簡化各個層面的考量,對罹患同一種疾病的人,都提供一成不變的方案;也不宜過度使用專業醫學名詞來解釋病理機轉,以免過於複雜艱澀,而使病友不易理解。醫師真正該做的,是因人、因病、因時、因地、因當下情境,提供適當的訊息,讓病友能充分瞭解這些治療方案的優缺點。

在精神醫療方面,從評估、診斷到治療,不僅著眼於精神病理症狀,還要根據病友的生理基礎、個人特質、家庭結構、人際互動、社會角色、生活品質等各個層面,進行整合性的通盤考量,最後才做出專業診斷,並且針對病友的狀況,提供專屬的治療方案與相關建議。換言之,精神科的醫療方式,是為每位病友「量身打造」的,而非「同一個模子印出來」的。


 

過度仰賴網路資訊與不當決策
 

然而在門診現場,許多病友不明白精神醫療的複雜度,例如案例中的王先生,研讀了網路上關於恐慌症的部分資料後,似乎認定「恐慌症和血清素不足有關」,但恐慌症也可能是血清素與其他多種神經內分泌物質失去平衡的結果,同時還必須考慮到生理、心理、社會等多重因素的交互影響,並非單純歸咎於單一因素,就能做出診斷。

此外,王先生準備了大量的資料來到門診,精神科醫師在有限的時間內,只能根據諮詢的內容,進行必要的討論。即使醫師意識到,王先生可能因為「不瞭解致病機轉」而倍感焦慮,從而採取了較為不當的決策,但因為缺乏足夠的時間作為緩衝,也只好遵循病人自主的基本原則,在不會造成病情惡化的前提下,暫時先同意他的決定。

值得注意的是,當病友過度仰賴未必正確的網路資訊時,就可能會落入「精神疾病→不當決策→延誤治療→病情惡化→另一個不當決策」的惡性循環中,我們應當極力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

為病友建立正確的醫療觀念
 

精神科醫師在「邀請病友參與決策」、「幫助病友探索和比較治療方案」、「傾聽病友的價值觀、需求或偏好」的時候,理想上,需要充裕的時間,向病友說明疾病的症狀、診斷原則與治療方針等,讓病友對自己的病況與相關療法有更全面的認識,建立起正確的醫療觀念,如此一來,醫師方能真正地「與病人共同達成決定」,這樣的共享決策才算是適當的。

就現階段而言,我們期盼醫療政策可以適度調整,例如更合理的診療時間、患者數量、給付制度等,讓醫病關係得以建立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進而使得精神醫療的共享決策能夠更加完善。


 

尊重專業,達成共識
 

王先生諮詢過三位精神科醫師之後,發覺他們的基本立場大致相同,反而是自己上網自學所產生的困擾愈來愈多,不僅病情沒有改善,和家人、同事相處時失去耐心,工作表現也大不如前。

後來他不再上網搜尋資料,而是接受了一位醫師的處方與建議,自此以後,身體不適和情緒不佳的情形減少了,人際互動則愈來愈融洽,工作效率更是日漸提高。他終於體認到,原來尊重醫師的專業判斷,才是最好的選擇。

在這個知識爆炸又強調自主的年代,有時我們以為是自己選擇了資訊,其實卻是資訊引導和支配了我們的思想及行為。人人都會「搜尋醫學資料」,但能真正做到「適當、正確、巧妙地運用醫學知識」,還是要仰賴醫療專業人士為宜。

在醫療領域中,病友最需要自主決定的,並非釐清所有療程的細節,而是在瞭解各種療法的優缺點後,清楚表達個人的價值觀、需求或偏好,經過理性的對話、溝通,和醫療團隊達成共識,並且真誠地尊重、信任醫護人員,這才是病友對自己最負責任的作為。

有了病友的支持,醫護人員才能真正發揮專業,在現行的醫療制度下尋求所需的軟硬體資源,為每位病友提供「量身打造」的醫療服務,讓每個有需要的人,都能獲得妥善、合宜的照顧。

總結而言,病友尊重專業判斷、表達自我需求,並與醫護人員共同進行決策、承擔責任,是我們在現今的醫療環境中,應該一起努力的方向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