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期

【專題企畫】

彈指之間

當影子在日晷下潛移,你才知道時間正悄悄走向永恆。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集》

 

每天早上六點半,王先生都會從睡夢中醒來,一巴掌關掉「準時」鳴響的鬧鐘,盥洗、穿衣、早餐。看看手錶,趕緊穿鞋出門,搭公車或捷運來到市區,八點半之前「準時」打卡上班,開始進行一整天的工作行程;十點半,「準時」拜訪客戶;中午十二點,「準時」休息用餐;下午兩點半,「準時」到會議室開會;四點半,「準時」交付主管需要的報表;夜幕低垂,華燈初上,看看手錶,該下班了。王先生簡單收拾辦公桌,在路上買了晚餐,回家和家人一塊兒用餐;十點半,「準時」就寢睡覺,直到隔天早上六點半再次「準時」被鬧鐘吵醒,又是忙碌的一天。

以上是一個想像畫面,呈現出現代人生活日常的風貌。我們每個人的作息和規律,都不盡相同,但必然有個共通處,那就是:每個人的生活都與「時間」息息相關。然而,時間是什麼?它是怎麼測量出來的?
 

立竿見影

時間沒有形體,也無法捉摸,那麼人類最早是怎麼感知時間的呢?在遠古時代,人們運用自己的一雙眼睛,細膩觀察周遭的自然現象,發現天地萬物不但有所更迭、變化,更有一種週期性。

首先,人們發現白天和黑夜會不斷循環,太陽和月亮也會交替出現,於是將之訂為「一天」,而後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習慣。觀察太陽軌道、月亮圓缺,而有「年」、「月」;觀察氣候變化、花開花落,所以又有「季節」,如此週期循環,周而復始。人們觀察自然現象後,開始配合自然節奏播種、收成、漁獵,漸漸出現一種生活的規律,最後演變成文化和習俗。

為了準確計算自然週期,人類發明了各種計時工具。最早出現的就是日晷,它的原理非常簡單,在地面立起一根竿子,透過太陽照射的竿影來觀察時間的變化。

早在六千年前,西亞兩河流域的巴比倫人就已經發明日晷,他們將一天分為六十小時,每小時六十分鐘,後來製作日晷的技術向外流傳,在埃及、希臘等地區落地生根。在東方,中國至少從堯舜時代開始,就已經有所謂的「圭表」,它也是一種觀測日影的裝置。不過相較於巴比倫一天有六十小時,當時住在黃河流域的人們使用的是「十時辰制」,將一天劃分為十個時辰,分別是白天的朝、禺、中、晡、夕,夜晚的甲、乙、丙、丁、戊。後來比較常見的「十二時辰制」,則是西周後才出現的計時方式。

滴水成鐘

日晷固然方便,但它也有明顯的缺點,那就是極度仰賴日照,只要陰雨或黑夜就會失去作用。於是,古代人又發明了另外一項計時工具—水鐘。

在中國,最早的水鐘又叫「刻漏」—在壺中裝水,壺底穿一個洞,利用水流出的速度來計算時間。有時候水壺中還會放一枝箭,箭上有刻度,當水漸漸減少,就可以從刻度中知道現在的時間。上古時代,水鐘曾是王公貴族才能使用的工具,後來漸漸傳入民間,成為一般常見的日用品,也是許多文人寫作的題材,像是唐朝詩人溫庭筠〈雞鳴埭曲〉:「
銅壺漏斷夢初覺,寶馬塵高人未知。」宋朝文豪蘇軾也曾寫過「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的詩句。

隨著時代演進,水鐘形式愈來愈複雜。北宋學者蘇頌曾製作「水運儀象臺」,以水作為動力,內有許多小木人,能用打鼓、搖鈴、敲鐘的方式來報時,非常精巧,令人驚歎。後來,水運儀象臺因戰亂而被遺棄破壞,但透過蘇頌所留下來的遺稿,後世得以成功製作出來,且完全可以使用。

另外,與水鐘原理相似的還有沙漏。中國最著名的沙漏,莫過於明代詹希元製作的「五輪沙漏」,以流沙為動力驅動齒輪旋轉,最後連接在兩個木人,使其每個時辰、每一刻鐘都能做出敲鐘和擊鼓的動作。無論水鐘或沙漏,都代表人們的計時方式不再需要觀察自然,而逐漸進入機械原理和物理運算的範疇。


巧奪天工

現代人已不再使用日晷、水鐘,最常見的計時工具是時鐘,它是怎麼發明的呢?歐洲在文藝復興之後,人們重新對科學產生興趣,在天文、物理、數學、機械等各方面都有長足的進步,計時工具也不斷獲得改良。

大約在西元七世紀左右,修道院為了安排禮拜、誦經等宗教活動,就已經發明了一種重錘式機械時鐘,它的原理是以砝碼重量作為驅動力,帶動內部的齒輪,再透過「擒縱器」,使指針達到均速的效果,但砝碼畢竟受慣性影響,會不斷變慢,準確性很低,誤差值極大,需要時常校正。十六世紀,德國工匠彼得海萊茵發明以發條驅動的時鐘,成為現代時鐘的先河。後來,這種發條鐘也隨著傳教士遠渡重洋來到中國,傳進宮廷之中,成為皇帝愛不釋手的「洋玩意」。

一六○一年,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抵達北京,獻上許多來自西洋的禮物,包括兩個自鳴鐘,大小各一,「
祕不知其術……大鐘鳴時,正午一擊,初未二擊,以至初子十二擊……小鐘明刻,一刻一擊,以至四刻四擊。」皇帝見之,驚為神物,把玩不止,成天在一旁聆聽鐘聲鳴響。有一天,大鐘竟然不動了,皇帝氣得跳腳,命人三天內修好。朝臣只知四書五經,哪懂機械原理?沒有辦法,只好找上利瑪竇。大鐘修好了,皇帝不再生氣,重新展開笑顏。後來,利瑪竇便以「調鐘技師」的身分得到認可,獲准在宣武門外建立教堂,宣傳天主教。

十七世紀,荷蘭發明家惠更斯進一步利用伽利略所發現的「鐘擺原理」,製作了全世界第一個「擺鐘」,也就是今日所稱的「老爺鐘」。隨著工藝技術的提升,時鐘體積也不斷縮小,終於演變成現代人日常習慣佩戴的「手錶」。

標準時間

十九世紀後,計時工具愈來愈準確,也愈來愈普及,這時候,人們逐漸意識到一件事,那就是每個地方的時間竟然不一樣!比方說:一個人從羅馬搭火車,一路向西,抵達雅典,身上的懷錶明明顯示十二點,但當地的時間卻並非如此,這就是所謂的「時差」。正確來說,地球經度相差十五度,就會有一個小時的時差。「你的中午不是我的中午」,造成許多溝通上的困擾和混亂。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各國在一八八四年召開會議,訂定「格林威治標準時間」,以英國格林威治天文臺為基準,向東為東經,向西為西經,每十五度作為一個時區,時差是一個小時。從此之後,時間終於「標準化」,成為放諸四海皆準的單位。

有趣的是,格林威治時間訂定後,一開始有許多地方都不願意使用,仍然以地方時間為準。當時就有一位天文學家說:「如果時鐘已經顯示正午,太陽還沒到頂端,那就表示時鐘在撒謊。」而牛津大學的基督堂學院至今也維持地方時間的傳統,即超過約定時間五分鐘才算真正遲到。但這終究是螳臂擋車,阻擋不了時間「現代化」和「全球化」的趨勢。

如今,「時間觀念」已經成為社會運作的基本準則,並且內化成一種生活規範和道德觀。透過時間,我們知道何時該做什麼事,知道守時的重要,並且理解在有限的時間內,我們可以做些什麼。歲月如箭,光陰如梭,有些人對此感到恐懼焦慮,但誠如大文豪托爾斯泰說:「只有一個時間是重要的,那就是現在。」是的,過去已過去,未來亦不可知。我們所能把握的,就是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