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期

【小物大器】

履 竹杖芒鞋輕勝馬

鞋,穿在腳上,保護、保暖我們的雙足,以便於行走,古稱「履」、「鞮」(音ㄉㄧ)、「舄」(音ㄒㄧˋ)、靸(音ㄙㄚˇ,特指拖鞋)。古代穿鞋是「禮儀」,也象徵「階級」;而今鞋子除了增加各種功能外,亦具有文化意義,需根據場合、美感搭配。

漫漫「履」途
 

舊石器時代已知用獸皮保護腳底,但形制還算不上是一雙鞋,後來在中國河南省出土的商代文物中,曾發現部分草鞋鞋底,形制已類似今日的「鞋」。商周時鞋稱為「履」,有皮質、草質和布質,當時最講究「禮法」,王與王后穿羽毛鞋面製成的「舄」,人民則穿草履、布履。

漢與魏晉開始流行「木屐」,詩人謝靈運為了登山,在木屐前後加上木齒,增加抓地力,稱「謝公屐」。騎射民族為行動俐落,總是胡服長靴,後來傳入華夏,士兵開始穿靴;隋唐時出現了「鞋」的名稱,唐朝男女都可穿靴,只是官員多穿黑色長靴,並影響了後代官場造形,至明、清多了木頭鞋底,稱「粉底皂靴」,至於奴僕、罪犯,通常赤足,或只穿用草、麻編織的「屣」
(音ㄒㄧˇ),亦即「破鞋」,後來引伸為「微賤之物」,成語「棄如敝屣」便是比喻「毫不可惜地扔掉」。

另外,因古代服飾的下襬較長,隋唐時有鞋首高翹翻捲的「雲頭錦履」與「重頭履」,以免踩到衣襬。至於「三寸金蓮」的起源,有人說是隋煬帝,亦有人說是李後主或宋徽宗,總之是因帝王欣賞小腳女子,而衍生出「纏足」陋習,為因應小腳,明朝有「弓鞋」,鞋底彎曲如弓,也稱「金蓮鞋」;由三片繡片所縫,前尖後寬,鞋尖以珠子裝飾,不會超過女性手掌大小,只有富貴人家能穿上;清朝滿人女性穿「花盆底鞋」,鞋面是一般繡花鞋,鞋底似花盆墊高,原是為了避免滿腳泥濘而設計。

願.足下安好
 

結婚是人生大事,鞋子在華人婚禮中也有重要地位,在大紅色的婚鞋上,繡上吉祥圖案以示祝福,因鞋與「偕」同音,故有「相偕到老」之意,某些地區的夫婦還要在婚禮上交換鞋子,表示「同甘共苦」。

而傳統童鞋中,老虎造型的「虎頭鞋」深受歡迎,學步的幼兒穿上大頭大腦的鞋子,腳步搖擺,特別惹人憐愛,再加上老虎生性威猛,大家相信能辟邪、保平安,照顧孩子長大;虎頭鞋鞋底肥大,再納上九個菱形破花,意即「九子十成」,點點滴滴都是為人父母的心意,願孩子此生無災無難,過得安穩,步步都踏實。

讓善良成雙
 

有個貧困的小男孩,平日在車站為人擦鞋,最大的夢想就是擁有一雙新鞋;這天,男孩看見一個與他年紀相仿的富家子弟,穿著發亮的皮鞋,他無比羨慕,眼睛都看直了。

當火車進站,富家子弟匆忙上車,卻不小心把一隻鞋掉在月臺上,此時火車開動,小男孩趕緊把鞋撿起來,拚命地往前跑,想要遞給他,但車愈開愈快;望著男孩赤腳且拼命追逐的身影,富家子弟靈機一動:「他比我更需要這雙鞋啊!」於是將腳上的另一隻鞋奮力往月臺一丟……

在火車的汽笛聲中,兩個孩子揮手道別,人愈來愈遠,好在鞋子與良善的心都成雙了,世界如此溫暖,再也不落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