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期

【旅讀視界】

隨心駕馭 隨時出發 摩托車
 

跟著文學去旅行,用「心」看見,
不同時代、地域的自然美景或人文風情。

摩托車,為英語motorcycle之音譯,又稱「機車」、「電單車」與「機器腳踏車」等,通常指以內燃機驅動的雙輪車。

 

戴姆勒摩托車

西元一八六八年,法國的艾內斯特,將蒸汽機裝在腳踏車上,採用木製車輪與皮帶傳動,可算是現代摩托車的雛型。 到了一八八五年,德國的哥特里布‧戴姆勒,在製造四輪汽油車的過程中,發明了「戴姆勒摩托車」,這是第一輛以內燃機作為動力來源的雙輪車,公認為現代摩托車的始祖。 如今,全球總計約有兩億輛摩托車,超過半數集中於亞洲。

騎機車環島
 

在臺灣,摩托車的法定名稱為「機車」,由於操作簡易、機動性高等優點,深受民眾喜愛,小小的島上,人口僅僅兩千三百萬,就有多達一千四百萬輛機車,讓臺灣成為名副其實的「機車王國」。 對於許多臺灣人來說,「騎機車環島」是此生(尤其是年輕時代)必做的事之一;紀錄片《不老騎士》,記錄了平均八十一歲的十七位長者,為期十三天的機車環島旅程,他們不畏艱難、勇敢逐夢,相當勵志感人。

 

內心寧靜與摩托車維修
 

羅伯波西格,美國著名作家,十五歲即進入大學攻讀分子生物學,卻對科學方法產生質疑,轉而研究哲學及寫作,藉以探索生命的本質與意義。

他的代表作《禪與摩托車維修的藝術》出版於一九七四年,全書由兩條主線交織而成-一是敘事者「我」
(可視為作者的化身)騎摩托車載著十一歲的兒子,橫越大半個美國的遊記,除了描繪沿途景致外,也細膩刻畫了父子親情;二是爬梳自蘇格拉底以來的西方哲學,以及當時美國極為盛行的東方禪學,進而提出精闢獨到的思想見解。

有趣的是,作者往往將化油器、火星塞、齒輪、螺絲等摩托車零件與相關維修動作,巧妙地連結到精神層面,例如:「產品規格、測量儀器、品質管制,這些全是達成目標的手段,目標是讓工作者獲得內心寧靜。想在工作中與『善』結合為一,就要先培養內心的祥和,寧靜之後才看得見那份『善』光芒四射。」引導人們跨越心靈與物質的鴻溝,獲得廣大迴響,被美國重要媒體評選為「二十世紀七○年代最有影響力的書籍」、「史上讀者最多的哲學入門書」。

我握著摩托車的手把,不必抬高左手,就能從錶面看見時間。現在是上午八點三十分。縱使時速六十英里,吹來的風仍舊溼熱……騎摩托車度假,見到的景象別有一番風味。如果是開車,人總是被包在密室裡,而且由於習以為常,坐在車裡的人有所不知的是,透過車窗見到的事物充其量只是電視節目,人成了被動的觀察者,沿途景觀一格格飄過眼前……騎乘摩托車時,景觀的框架消失了,人能澈底沉浸在美景當中,等於是進入節目的場景,再也不只是觀眾……我們隨性地規畫行程,意在遠行,沒有特定的終點站……我們想「感路」,重點是在一路上製造美好的「感覺」,而非「趕路」……少了前往「目的地」的壓力,旅行起來順心如意,全美版圖都是我們遨遊的地盤……我的心思放在領略事物上,靜思著景象與聲響、天候與往事、機械與周遭的鄉下,慢條斯理地思考,不急不躁,毫無浪費光陰的顧忌。

─節錄自羅伯波西格《禪與摩托車維修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