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期

【守護健康】

舒緩媽媽手

有位阿嬤來到中醫門診,主訴是手腕、大拇指疼痛已經兩個多月了。先前她為了迎接兒女、孫子返家吃飯,親手準備滿桌的料理,但在切菜的過程中,手腕、大拇指開始疼了起來;好不容易盼到全家團聚,手腕卻刺痛無力,因此不敢抱孫子,實在很可惜。後來疼痛的情況愈來愈嚴重、頻繁,連拿手機、杯子都成問題,所以前來就醫,經診斷為俗稱的「媽媽手」

 

認識媽媽手
 

在接近手腕的大拇指側,出現持續疼痛或無法使力的現象時,俗稱媽媽手,醫學上稱為「狹窄性肌腱滑膜炎」,又稱「狄魁文氏症」,當大拇指用力比讚、抓握或扭轉手腕(擰毛巾)時,疼痛感還會加劇,通常合併有上肢緊繃、局部腫脹等症狀,而且疼痛範圍可能延伸到前臂。

大拇指側的腱鞘
(肌腱周圍的長管形纖維組織),下有伸拇短肌及外展拇長肌的肌腱,當腱鞘因反覆勞動、摩擦而腫脹增厚時,就會壓迫到下方的兩列肌腱,造成局部發炎,刺激周邊的神經,出現大拇指疼痛、手腕痠麻無力、手部活動受限等感覺。

媽媽手屬於慢性肌腱炎,一般而言,經過數月治療,終能慢慢好轉;若置之不理,肌腱反覆摩擦下,可能造成腱鞘肥厚的現象,形成凸起的腱鞘囊腫,對手部健康的危害更大,因此務必及早接受治療。


 

媽媽手的簡易測試
 

若想知道自己是否罹患了媽媽手,可先進行簡易的「芬可斯坦測試」:以四指包覆大拇指,拉動手腕向下旋轉;若無法完成上述動作或大拇指根部疼痛,表示罹患媽媽手的機率較高,建議盡速就醫。

醫師會藉由軟組織超音波,評估手部發炎水腫的情形;而X光及其他影像檢查,則有助於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媽媽手的好發族群
 

媽媽手與日常生活中不正確用力,或是反覆用力過度有關,主要的好發族群為家庭主婦及新手媽媽,故被稱為媽媽手,原因多為抱小孩、做家事、切菜時,姿勢或用力方式不良;此外,過度使用滑鼠的上班族、銀行行員、會計等,以及不斷重複相同手腕動作的藥師、美髮師等,也屬於好發族群。

中醫舒緩媽媽手
 

從中醫觀點看來,媽媽手是因手腕局部過度勞作,傷及氣血,造成氣血不通、血不榮筋(血液不足,使肌肉、血脈、筋骨間的營養及代謝發生障礙),屬於「筋傷」,除了提醒患者避免腕部過勞之外,臨床上則可透過針灸或傷科手法,舒筋活絡、調養氣血。

針灸取手部的「陽谿穴」及「列缺穴」,有助於緩解局部腫脹疼痛;若沿著肌肉往手肘的走向,找到激痛點,則可運用傷科撥筋之手法,按摩調理,避免肌肉沾黏。


 

媽媽手的居家保健
 

居家時,建議落實以下的保健原則:

充分休息
希望媽媽手能夠逐漸好轉,最重要的就是讓長期過度使用的手腕、大拇指,獲得充分的休息。盡量不使用患處,才能慢慢改善手部的疼痛與腫脹。

若疼痛難耐,急性疼痛在四十八小時內建議冰敷,並充分按摩、抬高患肢;四十八小時後,待紅腫熱痛較緩解,才建議熱敷。

調整日常姿勢
調整日常使用手部的姿勢,讓已發炎的組織慢慢痊癒,避免再次受傷,例如:

  1. 抱嬰兒的建議姿勢
    抱嬰兒或寵物時,應避免過度張開大拇指,而是用雙手托住。抱嬰兒的正確姿勢,是雙手併用,大拇指呈放鬆狀態,一隻手托著寶寶的頸部,一隻手支撐寶寶的臀部,讓寶寶直立在胸前,或者枕在自己的懷中。
     
  2. 拿東西的建議姿勢
    避免用大拇指拿取或搬動任何物品,以免發炎疼痛加重。必須拿東西的時候,建議同時使用雙手,例如用雙手端盤子,可分擔重量,讓手腕、大拇指得以避免出力、保持放鬆。
     
  3. 擰毛巾的建議姿勢
    很多人擰毛巾時,習慣將毛巾橫放,接著雙手手腕過度扭轉及使勁,這動作其實等於讓手腕關節在活動極限角度下出力,較容易造成手腕受傷。 建議可改用直立式擰法,雙手一上一下握住毛巾兩端,手腕固定後,用上方的前臂出力,可大大減輕手腕及大拇指的負擔。

媽媽手的復健運動
 

當媽媽手的刺痛、腫脹明顯時,表示還在發炎期,建議以休息為主;等到不再疼痛,就可以開始進行復健運動了。

媽媽手的復健運動分成三階段,前一階段的動作並未出現疼痛感時,才能慢慢增加次數以及進行下一階段,如果操之過急的話,反而可能造成手部損傷,因此請務必保持耐心,循序漸進。

第一階段-被動拉伸
患手的大拇指朝上,小指平放在桌上,用另一隻手將大拇指提起,向上活動,感到牽拉感後,再慢慢放下。重複五至十下,一天三次。

第二階段-主動拉伸
如果進行被動拉伸時已無不適感,可增加重複次數為十至二十下,並且進行下一階段的主動拉伸運動-患手的掌心朝下,平放在桌上,將大拇指慢慢水平移動,盡量向外拉開,再將大拇指移回。重複十下,一天三次。

第三階段-力量訓練
如果進行主動拉伸時已無不適感,可進行下一階段的力量訓練運動,提升手部的伸展度及肌力。

  1. 橡皮筋訓練 將橡皮筋套在五根手指上,慢慢張開大拇指,感受橡皮筋的張力,可訓練手掌伸指的肌力。重複十下,一天三次。
     
  2. 握力訓練 手握水瓶,大拇指朝上,將手垂在桌子外緣,手下墊毛巾或枕頭,用力握住水瓶並且慢慢上舉,維持五至十秒。反覆十次,訓練抓握力道

結語

抱小孩、拿東西、切菜、使用滑鼠……日常中,實在很難避免用到手腕、大拇指,但只要採取正確的手部姿勢,並且適時讓手部好好休息、放鬆,就能預防媽媽手的發生;若手腕、大拇指出現不適,則應及早接受治療及復健,終能日漸改善,找回原有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