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期

【專題企畫】

千里共嬋娟

尋常三五夜,不是不蟬娟。
及至中秋滿,還勝別夜圓……
    -唐
栖白〈八月十五夜玩月〉
(節錄)

 

今日的「中秋節」大致成形於唐朝,大家賞月、賦詩,既風雅又蘊含團圓美意。不僅華人喜愛月亮,各國也都有獨特的月亮傳說與文化,秋夜靜好,讓我們坐在月下聽故事,一起等待嫦娥與月兔。

望月娘 中秋圓

農曆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又稱「仲秋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關於它的起源,一說是古代的祭祀活動,東漢的應劭在《史記集解》中提到:「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天子於春天祭日、秋天拜月,後來傳入民間;二說是「莊稼成熟曰『秋』」,八月中旬農作物逐漸成熟,農民便以「秋天的中間」作為節日,慶祝豐收。

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並出現了應景的節令食品,北宋蘇軾曾有:「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的詩句,此時賞月、吃月餅、賞桂、觀潮等節慶活動蔚然成風;至明清,中秋一躍成為僅次於春節的重要節日,每逢中秋,各家都要準備瓜果月餅,也互相饋贈月餅表達祝福,或設宴一同賞月,好不熱鬧。


不一樣的中秋節

月滿天下,中秋節不只獨屬於華人,許多受到中華文化影響的國家,也同樣重視中秋節,所謂「各處鄉村各處例」,一起來看看其他國家的應節方式。

日本「十五夜」
日本的中秋節稱「十五夜」、「仲秋」、「中秋の明月」,除此,他們也會在農曆九月十三日、農曆十月十日賞月,前者稱「十三夜」,後者稱「十日夜」;據說,看完這三天的月亮,就會有好事發生,反之,若是漏看了其中一個,則稱為「片月見」,總令人感覺不太圓滿。

在八月十五日那晚,大家向月亮供奉芒草,一邊賞月一邊吃「月見團子」。芒草的莖為中空,他們相信那是神明暫時寄宿、接受敬拜的所在,所以備感敬意,也因切口鋒利,被認為有闢邪之用,一般會立在田中央,或是倒掛在屋簷下。為了感謝豐收,日本人便以芋頭或米磨粉製成團子,也為了呼應「十五」,通常會以十五顆排成金字塔狀供月,向月亮傳達收穫的喜悅。

 

韓國「感恩節」
對於韓國人來說,一年有兩次過年,一次是新年,一次便是中秋節。他們將中秋稱作「秋夕」,但並非是浪漫的日子,意涵上更趨近於華人的清明掃墓,當天每家的媳婦都要早起,準備許多供品祭祖,結束後,全家再一起去祖先墳前除草、祭祀;後來政府乾脆將行事曆上的秋夕改為「感恩節」,韓國還有句話說「不需多、不需少,只願如中秋」,顯見他們對這個時節有多麼喜愛和感激。

慶祝的方式是跳舞、摔角和穿新衣,至於應景的代表食物,就不能不提「松餅」。松餅屬年糕的一種,在米糰中置入芝麻、黃豆、紅豆、栗子等內餡後,放在松葉上蒸煮,完成後自帶松香;韓國人認為,女性若能做出一手漂亮的松餅,便有機會覓得良夫或生出漂亮的孩子。值得一提的是,因為全韓國此時都在過節,大家忙著返鄉、訪友,店家大多不營業,交通也十分壅塞,如果想到韓國一遊,建議避開中秋。

越南「望月節」
在越南,中秋稱為「望月節」,但更像元宵,或是孩子的節日,所以也稱為「兒童節」。父母準備鯉魚或星星燈籠、面具,讓孩子提著燈籠,無憂無慮地聚在一起玩耍,到街頭賞燈、看舞獅表演,有些地方還會放水燈;越南深受中華倫理文化浸潤,某些過節的方式與華人頗為相似,中秋此日越南人也會一家團圓祭祖,並在儀式後就著月圓,品嘗柚子和月餅,為孩子講述中秋的故事。

不過在越南文化裡,月亮故事的主角並不是嫦娥與后羿,而是名叫「阿貴」的男孩。阿貴生性善良,擁有一棵神奇的菩提樹,他長期以菩提葉行醫,救活了許多人;有天,這棵菩提樹忽然飛起來,阿貴奮力抓住樹根,就這樣被帶進了月亮裡,鄉親為感念他的恩德,便自發性地懸掛燈籠,祝福阿貴飛升成仙。
 

月影婆娑 中華傳說

在華夏文化中,除了耳熟能詳的「嫦娥奔月」、「吳剛折桂」及「玉兔搗藥」外,還有許多美麗的月亮物語,為夜空增添了不少神祕色彩。

常羲沐月
《山海經》記載,帝俊的妻子常羲經過十二個月懷胎,一次生下了十二個女兒,個個都有一張飽滿圓潤而又明亮的臉,常羲十分疼愛這些孩子,常常為她們洗澡;女孩一起到人間遊玩,卻發現早晨的世界是如此繽紛,但太陽下山後,一切又回歸於黑暗,她們決定開始輪值,一個人負責一個月,在夜裡為世人帶來光輝,據傳這也是陰曆月分的由來。

明皇遊月
得道真人葉法善曾救過唐玄宗一命,從此獲得帝王看重。某個中秋,月色甚為迷人,玄宗想到天上賞月,葉法善便帶玄宗同登月宮,只見一棵巨大的桂樹在外,並聞仙聲陣陣,清麗奇絕,玄宗嘖嘖稱奇,果然是「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唐玄宗本就擅長音律,當場記下了曲譜,回到人間後,他便根據月宮仙女的曲調,寫下了著名的〈霓裳羽衣曲〉。

佳人拜月
古代認為「女不祭灶,男不拜月」,拜月是女性專屬的活動,一來願如嫦娥美貌,也有祈求好姻緣、生下貴子的意涵。唐朝詩人施肩吾有〈幼女詞〉:「幼女纔六歲,未知巧與拙。向夜在堂前,學人拜新月。」描寫小女兒年紀尚輕,卻也跟著其他人的動作膜拜月亮;古代女子藉此向月神傾訴衷腸和許願,如《西廂記》中,崔鶯鶯每晚都會去花園焚香拜月,小兒的模仿行為,以及小說裡的描寫,都足見拜月文化影響甚深、甚廣。

戰國時期的鍾離春,貌不驚人,臉上還有塊大胎記,她自幼虔誠拜月,長大後以品德入選宮中,只是從未受到重視。傳說某年八月十五日,她獨自在月下漫步,月光溫潤,映在她的臉上,胎記竟然消失了,容貌也變得妍麗,君王見此十分驚豔,便冊封她為皇后,也因她用心輔佐,此後舉國安定。而東漢末年的貂蟬,則是位傾國傾城的麗人,傳說她出生後,三年間當地桃、杏開花,旋即凋謝,而她午夜拜月,月裡的嫦娥亦會自嘆弗如,趕緊隱去,故有「閉月羞花」之說。

月光奏鳴 各國神話

華人心目中的「白月光」,既純淨又美好,在其他國度則多了些神祕力量。美索不達米亞文化中,月亮是風暴之神的兒子、太陽之父,名曰「南納」,晚上乘船巡行天宇,白天則巡視冥界。而古埃及有許多月神,如時間之神「托特」、治療之神「孔蘇」,還有「伊西斯」和「歐西里斯」,祂們都以月亮為形象,但有各自的特殊能力;其他文化中還有無數月神,大多暗示著時間、生命的週期以及夜晚降臨。

月之女神黛安娜
希臘神話中,宙斯的長女、太陽神阿波羅的姊妹,便是月亮女神「阿提米絲」,在羅馬神話裡又將她稱為「黛安娜」。她被尊為「永恆的女神」,守護幼兒與哺乳動物,幫助婦女順產,她的外形英姿颯爽,平日熱愛自由與野外活動,總是手持弓箭,與侍女一同狩獵;到了傍晚,再登上銀光閃爍的月亮出巡,哥哥阿波羅則在旁彈琴歌唱。黛安娜、賽樂涅、赫卡忑合稱「三相女神」,象徵月的陰晴圓缺,也暗喻女性之美。

月之男神:蘇摩與瑪尼
月亮裡不只有女神,古印度神話裡的「蘇摩」,便是少見的男性月神;蘇摩本是一種植物,經發酵後可釀酒,所以蘇摩亦是酒神。傳說中,是眾神攪動大海而生出月亮蘇摩,其相貌不凡,並成為星辰、祭司、植物、儀禮的主宰者,祂也因此變得傲慢,犯下不少過失,逐日失去光彩,也使大地黯淡下來;後來蘇摩被判決至聖河洗淨罪惡,才能再度恢復皎潔的光芒,但這也致使祂每個月有一半的時間消瘦,而另一半時間又慢慢膨脹起來。

北歐人則認為「瑪尼」是月之化身,祂是巨人蒙迪爾法利的兒子,也是太陽蘇爾的兄弟,每天祂都會駕著馬車四處奔馳,和蘇爾的高溫日車不同,瑪尼的車散發著溫和的光和熱;而產生「月食」,是因為有匹名為「哈提」的狼在後方追逐,想要吞下這輛車,有時祂會咬一小口,有時會整個吞噬,地上的人只好敲鑼打鼓,以驅趕天狼。

 

從神話到文化

月球的挪移及盈虧,成為了生命週期的象徵,所以大多人認為「祂」是女性神,擁有美麗、生育的力量,同時也「依附」著太陽,成為永不分離的「一對」;而月食與狼人傳說,又顯現了月亮「不那麼溫柔」的一面……我們對月亮的種種猜測與瞭解,逐漸演變為神話,經口耳相傳後,成為根深柢固的文化。

即便人類已經踏足月球,但這顆星球有多種面貌,相信「祂」還會帶來各種驚喜,並繼續在我們的心海上牽引潮汐,起落之間,沉澱溫潤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