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期

【專題企畫】

明月幾時有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唐
李商隱〈嫦娥〉

 

晚唐詩人李商隱以嫦娥奔月的傳說為引喻,揣想她獨守廣寒宮的寂寥處境,彷彿與徹夜未眠者的心情相類似,天上的嫦娥、世間的凡人,都有難以道盡的愁緒。如此深沈的情懷牽動了無數人的心弦,使得此詩成為眾多詠月詩中的佼佼者。

然而,隨著人類文明逐漸演進,透過科學儀器及登月探測,逐步揭開神祕的面紗,才明白月亮上並沒有任何生命存在,而是一顆充滿隕石撞擊坑的寒冷星球……

青天有月來幾時
 

月亮,中國古代又稱「太陰」,在科學領域多以「月球」相稱,在太陽系中是第五大的衛星,其體積小於蓋尼米德衛星(木衛三)、泰坦衛星(土衛六)、卡利斯托衛星(木衛四)、伊奧衛星(木衛一),但比冥王星還要大一些。

雖然月球不是太陽系最大的衛星,不過若從衛星和行星的相對大小來看,月球其實並不小,它的直徑略大於地球直徑的四分之一;而蓋尼米德、泰坦等衛星比起巨大的木星、土星,它們卻顯得渺小了許多。

由於地球有這麼大的衛星,於是科學家便好奇月球究竟是如何變成地球的「伴侶」?如今較受普遍認可的起源學說是「大撞擊說」。

根據此說,大約在原始地球形成後數千萬年,即四十四億八千萬年前,一顆與火星差不多大、名為「提亞」
(Theia)的行星與原始地球相撞,兩星球的一部分融合為新地球,另一部分則被猛烈的撞擊力道甩出,成為環繞新地球的碎片,然後這些碎片又逐漸聚集,成為月球。

支持此一學說的學者認為,由於撞擊後的碎片圍繞著地球旋轉,所以後來月球的公轉方向才會和地球自轉的方向相同;其次,月球的密度比地球小,而且曾擁有熔融狀態的表面,這都是經撞擊後碎片再聚合的現象;最後更重要的是,經分析地岩和月岩得知,兩星球岩石的成分、結構及形成年代是一樣的,意味著彼此肇始於相同的撞擊事件。

不過,大撞擊學說並非完美無瑕,也有學者提出不同看法。例如:地岩和月岩成分非常近似,也很可能是月球從原始的地球分裂出去的。另外,在西元一九八○年代以前,科學家普遍認為月球本是太陽系中流浪的小行星,然後被地球引力所捕獲;此學說雖可說明月球的「潮汐鎖定」現象,即月球永遠以同一面朝向地球,但卻無法解釋地岩和月岩為何成分相同。

其實,任何學說都有立論的基礎和根據,但同樣都是在假設的情況下所提出的,真相究竟為何,還有賴更多的探查和研究才能得知。總之,無論地球和月球的連結是導因於「天雷勾動地火」
(撞擊說)或「從屬關係」(分裂說),還是「從陌生到熟悉」(捕獲說),它們都是太陽系中最特別的好伙伴。

衛 星
以閉合軌道環繞行星,並能週期性運行的自然天體。另由人工製造且從地球發射,依一定軌道環繞地球或其他星球,以作為偵察、通訊用途的裝置,則稱「人造衛星」。

在太陽系中,只有水星和金星沒有衛星,其餘六大行星總計有二百零五顆衛星;而土星的衛星數目最多,已確認有八十二顆,其中泰坦衛星不僅比水星大,也是太陽系唯一有大氣層的衛星。

月有陰晴圓缺
 

在地球上,月光是夜間最明亮的自然照明,它所帶來的光芒不像太陽般熾熱,而是帶著柔和、浪漫的情調,並摻雜著些許靜謐、神祕的感受。若說太陽是地球生命能量的來源,而月球則豐富了人類的想像力,甚至是創造文明不可或缺的動力。

其實,再進一步探究,月球對人類,乃至整個地球的影響力,絕對比我們所認知到得還要大,而這一切都先要從「月相」談起。

所謂「月相」,也就是從地球上觀看到的月光形態。月球本身並不會發光,因此月光實際上是月球表面被太陽照射之後所反射的陽光。隨著月球繞著地球公轉,地球又繞著太陽公轉,三者之間的相對位置不斷規律變化,而使地球上的觀看者從不同角度見到不一樣的月球明亮部分,此即月相,也就是月亮的盈虧圓缺。

進一步來說,當月球位於地球和太陽之間,我們見不到月球被陽光照射的部分,所以月球看來是黑暗的,這是「朔」;當地球位於月球和太陽之間,我們可以完整見到月球被陽光直射的部分,這是「望」。從朔到望,再從望到朔,其間月球會從看不見到新月、上弦月、滿月,然後再從滿月到下弦月、殘月,最後看不見,此為一整個月相,周而復始,整段過程歷經二十九點五三零五八八個地球日,稱作「朔望月」。

朔望月是人類制訂曆法的基礎之一,若是純粹以朔望月來安排的曆法就是「陰曆」,以「伊斯蘭曆」為代表,它的一年有十二個朔望月,由於一個朔望月並不是整數的地球日,因此分為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總計一年是三百五十四日或三百五十五日。

至於東亞文化圈通行的農曆,則是以朔望月為主的「陰陽合曆」。因陽曆是根據地球公轉一周的時間而制訂,所以平年是三百六十五日、閏年是三百六十六日,每年比陰曆多了十日至十二日。於是為了讓四季大致固定在每一年的相同時期,農曆便以十九年為一章,其間安置七個閏月,如此取得平衡。

除了曆法,月球也以引力時時刻刻影響著地球脈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潮汐」,這是地表的海水受到太陽、月球的引力,以及地球自轉的影響,而產生週期性的升降現象,早上稱作「潮」、晚間稱作「汐」。由於月球遠比太陽接近地球,因此月球的引潮力是太陽的兩倍多。

地球上大部分地區是「半日潮」兩次低潮
(每天有兩次高潮和,少部分地區是一日潮(每天只有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而高潮與低潮之間的海面落差則是「潮差」。雖說潮汐是週期性現象,但潮差卻會隨著月相而有大小的差別。換言之,在新月及滿月時,潮差最大,稱為「大潮」;在上下弦月時,潮差最小,稱作「小潮」。目前世界上潮差最大的地方位於加拿大東南部、大西洋西岸的芬迪灣,平均潮差約十公尺,最高紀錄則可達十五公尺。

海上生明月
 

月球因所處位置不同而產生各種月相,但這是規律性的變化,實際上月球還有其他不定時出現的特別表演呢!首先是「月食」。

簡單來說,月食就是當地球運行至月球與太陽之間時,地球陰影會遮蔽掉月球的部分或全部的一種現象。當月食發生時,太陽、地球、月球正好形成同一直線,所以月食只會出現在滿月的晚上。


從前述可知,滿月就是地球位於月球和太陽之間,那麼每次滿月是否都會出現月食呢?其實這牽涉到地球陰影的角度問題。想像一下,這三顆星球是位於立體空間的宇宙中,由地球公轉軌道所形成的平面稱作「黃道面」,另由月球公轉軌道所形成的平面則稱作「白道面」,兩者並不重合,而是產生五點一四五三九六度的夾角。因為地球陰影僅存在於黃道面,且大多數滿月時,月球並不位於黃道面上,所以不是每次滿月都會有月食。尤其就算月球遇上了地球陰影,也有不同狀態:若全部在本影區,即月全食;若是部分在本影區的「擦邊球」,則是月偏食。

除了月相、月食的變化,若長期觀看滿月,還會發現它們的大小似乎並不一致。譬如,在花東沿岸觀看從海上剛升起的明月,總覺得它是如此耀眼、巨大,但當月亮升至天頂,似乎就變小了。事實上,在同一位置以相同焦距拍攝不同高度的月亮,檢視相片後會發現它們是一樣大的;或以科學儀器測量,其大小也是一樣的。不過究竟為何會如此?

目前科學家的解釋是大腦判斷物體距離的錯覺,因為大腦對於判斷空中物體的距離,是以地平線來決定,直覺上會認為接近地平線的物體比較遠,因此所呈現的物體影像應該比較小;但當物體的距離相同,在視網膜所呈現的實際影像是一樣大的,但這時大腦仍覺得地平線附近的物體影像應該要變小,若未變小,反而會暗示該物體比在高空時來得大。

另有一種情況是真的月亮變大了,那就是所謂的「超級月亮」。原來月球繞地球公轉的軌道並非正圓形,而是橢圓形,最遠距離為四十萬六千公里、最近距離為三十五萬七千公里
(計算方式是從地心到月心),相差四萬九千公里。所以若是滿月時剛好兩者為最近距離,自然月亮看起來比較大,而且近地點的滿月會比遠地點的滿月大百分之十二。

事實上,月球與地球的距離並非從形成之初就是固定不變的。前文提及,月球引力是造成地球潮汐的主因,潮汐吸引海水大規模移動,並和地殼摩擦,而令地球自轉愈來愈慢。據科學測量得知,地球日每六萬年約增加一秒鐘、每四百萬年約增加一分鐘、每十億年約增加四小時。若回推恐龍生存的年代,當時一天是二十三小時。

由於地球自轉變慢了,對月球的引力也正在減弱中,月球正以每年三點八公分的距離遠離地球。若回推李白生活的年代,那時月亮和地球的距離比現在近五公里,相信他所看到的月亮一定更大更圓呢!

月亮以豐富多變的樣貌吸引千百年來人類的視線,並以其巨大的影響力牽動著潮起潮落;它的陰晴圓缺是我們心頭悲歡離合的象徵,它的千姿百態更吟詠出生命的謳歌,在亙古悠遠的宇宙中,不停訴說著綿延不絕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