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期

【德行如風】

仁厚濟世的李士謙

朝時期,世家大族掌握了社會資源,過著富裕舒適的生活。而在這些豪門子弟中,卻有一位宅心仁厚的君子,不僅自身節儉樸實,並經常接濟百姓,且不求回報,堪稱亂世中的清流。

 

 

這位有德之人便是李士謙,他的家族在北魏時期地位顯赫,許多人在朝廷擔任要職,擁有高官厚祿。由於李士謙系出名門,並且自小飽讀詩書,學養俱佳,因此年方十二歲就被北魏的宗室親王徵召為「參軍」(即軍事參謀),可見其不凡之處。

雖然年少得志,當官卻不是李士謙的抱負。母親過世後,李士謙辭官,返回家鄉趙郡
(今河北趙縣)守喪,期間遍讀佛家經典。等到三年期滿,他除去孝服,將名下的房舍捐作寺院,僅留一處自居,從此以讀書、修行、濟世作為畢生的志業,終生未再任官。

以智慧感召親族

李士謙雖然不慕榮利,過著隱居的生活,但每逢春、秋兩季祭祀土地神的節日,他仍然會參與家族的聚會。當所有親人相聚一堂,經常喝酒喧鬧,有時甚至還浪費了食物,看在生性儉約、恭謹的李士謙眼裡,實在覺得不妥。於是李士謙就趁著某次親族在他家聚會時,適當地來一次機會教育。

首先,李士謙親自為客人呈上黍米
(俗稱為「黃米」的一種穀物),然後再一一送上豐盛的餐飲。接著對大家說:「黍米雖是一般百姓的糧食,不如稻、麥美味,但孔夫子曾稱讚黍米是五穀之長,荀子也說吃飯應先吃黍米或小米。既然是古人所推崇的食物,我們又如何能輕忽呢?」這一番話使得家族中的老老少少都肅然起敬,不敢隨便。在回家的路上,許多人討論說:「今天真正見到了家族中的真君子,現在才明白我們這些人實在是輕浮、淺薄啊!」

事後李士謙知道他們的議論,不免自責:「我真是太過嚴格,反而造成別人壓力,往後將被親人日漸疏遠了!」幸而妻子安慰他:「你是出於好意,勸勉他們向善,相信家族長輩都是有智慧的。」果然到了下一次的家族聚會,未見喧譁情景,也不再有浪費食物的狀況,大家守禮惜物,李士謙的啟發當真發揮了作用。

慈悲心念 救助鄉里

有一年大旱,趙郡糧食歉收,李士謙見鄉里百姓難以過活,就將家中的存穀數萬石,全數借給即將斷炊的人家。到了第二年,農產依然歉收,先前借穀的人都無力償還,便紛紛到李士謙家中致歉。李士謙不以為意,反而說:「這些穀物是我家多餘的糧食,原本就是用來賑災,不是為了求利的。」接著還招待這些人用餐,然後當著所有人的面前將借據都燒掉,並說道:「債務已了結,請大家不必再耿耿於懷。」又過一年,農民的辛勤耕作終於有了大豐收,為了感念李士謙的幫助,眾人接二連三趕來歸還穀糧,李士謙均一一辭謝不收。

然而好景不長,數年之後,趙郡發生了比旱災更嚴重的饑荒,許多人竟因此喪失了性命,李士謙竭盡家產,趕緊僱人煮粥,救濟饑民,同時為往生者處理後事,所幸有他及時出面救急解危,才減輕了饑荒所造成的傷害。

隔年春天,大饑荒之後,農地荒蕪,李士謙再出資至外地購買糧種,然後分送給趙郡中的農民。因為李士謙的善行造福了許多人,有人就對他說:「李先生,您做了這麼多好事,一定累積了很多的陰德。」李士謙笑著回答:「所謂陰德,應該要像耳鳴一樣,只有自己知道就好,別人是不會聽到的。而我做的事,您已經都知道了,如此又怎麼算得上是陰德呢?」由此可知,李士謙為善並不欲人知,完全是出於慈悲的情懷,也不求任何回報,這樣的心念的確讓人感佩。

【見賢思齊】
 

人類是生命共同體,彼此之間息息相關,倘若他人面臨困難,我們應發揮「人溺己溺、人飢己飢」的同理心,盡己之力,及時給予協助而不求回報,使其安然度過困境,無形中也會豐厚自身的福德資糧。

誠如行天宮精神導師 玄空師父開示:「
幫助別人,就是在照顧自己的命運。」因此「助人為快樂之本」,美好的善舉義行會讓我們感到由衷的喜悅。而行善並不難,其實就從日常生活隨手可行的善事做起,例如:給人一個微笑、一句溫暖鼓勵的話、體貼他人禮讓座位、時時做環保等等。願大家一同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為社會營造更多美好的良善福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