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期

【坐看雲起】

誰將龍刮目 未許荔稱奴

龍眼,又稱「桂圓」、「福圓」,因在荔枝季後才結果,又稱「荔枝奴」,客家民族則喚它為「牛眼」。龍眼的壽命可長達四百多年,為常綠大喬木,高六至十公尺,長橢圓形葉,革質,開黃白色小花,於初秋結果;果實纍纍,圓滾如彈丸,果肉色白而晶瑩,內有黑色果核,像極了眼珠,故名「龍眼」。

很高興認識你-龍眼


華人食用龍眼的歷史很早,根據《三輔黃圖》記載,漢武帝劉徹品嘗過荔枝和龍眼的美味後,不但要求嶺南年年上貢,還移植了百餘株的荔枝及龍眼至長安,顯然是想「自給自足」;可惜果樹水土不服,移植未果,加上這兩種水果又不耐久放,最後還是得靠人快馬加鞭,將時鮮運送到皇宮中。

 

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曰:「食品以荔枝為貴,而資益則龍眼為良,蓋荔枝性熱,而龍眼性和平也。」龍眼可治思慮勞傷,讓人變聰明,所以又名「益智」,中醫常將其晒乾、入藥。臺灣南部盛產龍眼,「柴燒龍眼」的文化更是獨樹一格,有機會不妨到臺南市東山區晃悠,看看當地「焙灶寮」如何以六天五夜不闔眼的辛勞,換得果乾好滋味,以及淡淡的龍眼木香;臺灣詩人黃服五曾寫〈採龍眼者歌四首之三〉:「山家亦有秋收樂,一竈烘烘萬福圓。」描寫熏焙龍眼的豐收之樂。

 

另外,龍眼也是重要的蜜源植物,每當龍眼花開,蜂農便會開著卡車、載著蜂箱,一路由南開到北,讓蜜蜂在各果園裡採蜜;臺灣的龍眼蜜甜度高、滋味濃郁,且不易結晶,特別適合調成飲品,清涼一夏。

龍目秋成亦一奇

 

古人常將荔枝和龍眼相提並論,甚或把龍眼喚作「荔枝奴」,詩文中偶有混用或誤用的情況。如宋朝李劉曾寫〈龍眼〉:「絳衣搖曳綻冰肌,依約華清出浴時。」紅皮白肉,又有華清池的典故,詩中主角顯然是荔枝與楊貴妃,不知「龍」在何方?《群芳譜》的作者王象晉喜歡龍眼,認為它絕非是荔枝的跟班,於是為其寫了平反詩:「何緣喚作荔枝奴?豔冶丰姿百果無。琬液醇和羞沆瀣,金丸玓瓅賽璣珠。」盛讚龍眼果肉晶瑩,汁液甜美飽滿,令天上的露水和珍珠都自愧不如。

 

 

平安是福

 

龍眼有「福氣圓滿」的好意頭,故稱「福圓」,既是年節常見的吉祥果品,也是掩魂科儀中不可或缺之物;行天宮為每位參加掩魂的信眾準備了帶殼的「福圓」,祝福大家「破殼重生」,身心皆有所進益,走向平安有福的人生。

皇帝欽賜  桂圓「名」貴

民間傳說,宋徽宗的皇后陷入昏迷,恍恍惚惚之間,喊出了「龍眼」二字,皇帝在旁聽得不真切,但服侍皇后許久的宮女朱桂圓卻懂了;娘娘嘴饞,也許吃了喜歡的食物就能痊癒,她趕忙張羅了幾串龍眼,皇后吃下以後也果真好轉,桂圓因此立了大功。 宋徽宗卻有些不快,吃龍眼,不就是吃真龍天子的眼睛嗎?也像是說自己不夠聖明,愈想愈忌諱,又不願和病弱的皇后計較,左思右想,看著正在剝龍眼的朱桂圓,忽然計上心頭。皇帝立刻頒布天下,將「龍眼」更名為「桂圓」;一來,給了宮女桂圓榮耀;二來,皇后終於可以大快朵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