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期

【專題企畫】

面赤心尤赤-忠義之紅

精忠冲日月,義氣貫乾坤,
面赤心尤赤,鬚長義更長。
   -《關聖帝君明聖真經》

 

關聖帝君的紅色聖容,代表堅定不移的忠貞心念,紅色是正直與真誠,更是忠孝廉節的象徵。國曆八月二日恭逢 關聖帝君聖壽,且讓我們學習 關聖帝君的忠義精神,發揮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創造人生的光和熱。

 

關聖帝君傳略

關聖帝君名羽,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州(今山西運城解州鎮)人。東漢桓帝延熹三年(西元一六○年)農曆六月廿四日誕生,乃夏桀時大夫關龍逢的後裔。

聖祖名審,字向之,號磐石;沖穆好道,以《易經》及《春秋》訓子。聖父名毅,字道遠,侍親至孝,曾為父母廬墓三年。《關聖帝君明聖真經》云:「
帝素覽春秋,幼觀孔孟。」山東夫子-孔子根據魯史編《春秋》,以仁義之道先成就文聖;而山西夫子 關聖帝君讀《春秋》,以忠義之道後成就武聖,亦可見家學淵源。

桃園結盟

義傳千古 東漢靈帝時,朝政日非,鉅鹿(今河北邢臺)人張角聚眾作亂,此即「黃巾之亂」。各地因軍隊人數不足,難以平亂,出榜文招募義兵,劉先主備自嘆為宗室之後,卻無法為國效力,此時巧遇喜歡結交豪傑之士的張桓侯飛,兩人相談甚歡,便一同至村中酒肆共謀未來。

至酒肆,兩人又遇見一偉岸大漢,相問之下,此人正是 關聖帝君,眼見天下多事,特地趕來應召義軍,以匡復社稷,報效國家。三人萍水相逢,卻有志一同,於是相約在張桓侯家莊園後方的桃花林中義結金蘭,此後, 關聖帝君始終追隨兄長劉先主,與張桓侯同心協力,為興復漢室而赴湯蹈火。其忠肝義膽的德行,讓無數後人所欽崇效法,亦樹立了兄寬弟恭的人倫典範。

忠心漢室
正氣凜然 東漢獻帝建安五年
(二○○年),曹操深忌劉先主勢力,於是親率大軍出征,戰亂中, 關聖帝君與劉先主失散,還被圍困在土山;曹操認為關聖帝君是難得之才,便派大將張遼勸降, 關聖帝君以忠義為懷,但為保劉先主的甘夫人、糜夫人,只能勉強答應,但與曹操約定只降漢帝,不降曹操,且若有劉先主的消息便要辭去,此即有名的「屯土山之約」,顯現出 關聖帝君忠心漢室、不忘故主、明來明去的堅定信念。

曹操答應「屯土山之約」後, 關聖帝君暫歸曹營,但曹操故意安排 關聖帝君叔嫂三人共處一室,並示意張遼減少蠟燭的供應量,想要在屋裡漆黑時造謠生非。 關聖帝君為保全皇嫂名節,提起青龍偃月刀劈破牆壁,手持燭火,立於室外,通宵閱讀《春秋》,以示其「克己守禮」,一切言行舉止均光明正大。

 

接著曹操表奏朝廷,封 關聖帝君為「漢壽亭侯」,並鑄印相贈,但 關聖帝君見印中未冠國號「漢」字,堅辭不受,後再重鑄為「漢漢壽亭侯」,方才接印。

得到劉先主的消息後, 關聖帝君屢次想要拜辭,曹操卻三番兩次藉故閉門不見, 關聖帝君只好修書辭謝,並將所獲贈之金銀財寶一一封置庫中,「漢漢壽亭侯」印則懸於堂上大梁,再護送二位皇嫂離開,留下「封金挂印」的千古佳話。


光明磊落

誠實不欺 赤壁之戰後,劉先主欲取長沙(今湖南長沙)等四郡。劉先主以 關聖帝君為主帥,而長沙太守韓玄則派出老將黃忠應戰。黃忠與 關聖帝君交戰百餘回合,難分勝負。次日再戰, 關聖帝君假裝敗走,黃忠中計,關聖帝君正要進擊,卻發現黃忠不小心摔至地上,關聖帝君不忍殺之,便要黃忠明日再戰; 關聖帝君光明磊落的作為,讓黃忠感念在心,待收服長沙郡後,關聖帝君引領劉先主入城親訪,於是黃忠歸順,屢屢為劉先主立下許多汗馬功勞。

建安二十年,東吳孫權欲討回荊州
(今湖北、湖南),由魯肅在陸口寨外臨江亭設宴,邀請 關聖帝君赴會,並設下埋伏, 關聖帝君明知有危險,仍然信守諾言前往,此即「單刀赴會」之典故。後來 關聖帝君以智取,方能脫險,並保住荊州,但 關聖帝君何能無所怯懦,輕裝簡從地赴約呢?實因八德全修所長養之浩然正氣, 關聖帝君坦蕩磊落,行所應當,自然無懼。

不改其節
忠與天同 建安二十四年, 關聖帝君於樊城一役中箭,箭頭有毒,毒深入骨,名醫華佗為其醫治, 關聖帝君雖受刮骨之痛,依然談笑自若。但後有孫權襲取江陵
(金湖北荊州),前有曹操對敵軍的支援, 關聖帝君只能退避麥城(今湖北當陽)。此時,孫權派人前來勸降, 關聖帝君卻心如鐵石,不改其節,堅持忠臣不事二主,並在同一年於臨沮歸真,享壽六十。

赤誠丹心照汗青

《關聖帝君明聖真經》:「面赤心尤赤。」在中華文化裡,紅色代表熱烈的火,也象徵洶湧的血性,更是「忠義」的化身。《荀子王制》提到:「功名之所就,存亡安危之所墮,必將於愉殷赤心之所。」使快滅亡的保存下來,使極危險的安定下來,形容在重要時刻發揮了關鍵作用。「赤心」本來是指果實內部為紅色,在此引申為「專一不二的心志」,後世也常應用,如《三國志魏志董昭傳》:「吾與將軍聞名慕義,便推赤心。」 另外,赤心亦為「赤誠之心」,不只是忠貞,更有熱烈的、願意奉獻的情懷。比如宋朝蘇軾〈明君可以為忠言賦〉曰:「上之人聞危言而不忌,下之士推赤心而無損,豈微忠之能致,有至明而為本。」還有陸游〈江北莊取米到作飯香甚有感〉:「飛霜掠面寒壓指,一寸赤心惟報國。」這些句子鏗鏘有力,寄託文人矢志不渝的理想,「赤心報國」也演化為成語,指對國家、民族的忠誠。

相近的詞彙還有「丹心」、「丹襟」、「丹誠」、「丹慊」、「丹懇」、「丹愚」、「丹款」、「丹悃」、「丹抱」、「丹府」、「丹衷」、「丹局」。如宋朝文天祥〈過零丁洋〉:「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詩人願為國捐軀,光照青史;《西遊記.第一二回》:「且收勝會,待我差人取得『大乘經』來,再秉丹誠,重修善果。」《說文》曰:「丹,巴越之赤石也。」赤石即朱砂,故丹即朱砂色,詩人以丹色形容真摯熱烈的心意,「丹」引申為「真心」之意,而在日文中,「丹念」指細心、「丹精」則代表誠心。

除了心之外,詩人也常以「赤膽」形容忠心,如《封神演義》第十八回:「
因見子有忠心赤膽,直諫紂王,憐救萬民……」不論是心、膽或血,都象徵由衷、有溫度,且堅定不移的信念,歷史上鐵骨錚錚的英雄,皆有碧血丹心,並為此信念不斷努力。


行於忠 行於義

關聖帝君面如重棗,正因一生扶漢興劉,無論何時何地都堅貞如石,不改其節,其內在是一片赤誠的忠心與義氣; 關聖帝君以仁為安宅,行義之正路,因此才能參贊化育、超凡入聖,並形諸於外貌,呈現出紅光滿面、體態厚實的威儀。

何謂「忠」?朱子曰:「
盡己之謂忠。」若能善盡己身的責任和義務,全力以赴,就是忠於職責本分。人生面臨的每個選擇,都是考驗我們是否能忠於良心、合乎道義。

行天宮精神導師 玄空師父開示:「
道德比錢更重要,『每日三省吾身』,看今天我們的心有沒有盡道德?」所以「盡道德」,就是「盡忠」,在任何環境,都要遵循正確的原則與價值觀。

何謂「義」?義,上為「羊」,下為「我」,在古代「羊」與「祥」相通,乃是良好、美善的象徵,更是指「正確之事」,只要心存大義,依正道而行,就能將事情處理得盡善盡美,所以我們要秉持「正義」,明辨是非黑白;做事要「忠義」,不徇私舞弊,盡心當責;與人往來遵守「信義」,誠實坦蕩、注重禮貌,且堅守職責與承諾。

當我們遵循正道,內蘊忠義之心,自然會顯露於言行,為人端正、磊落,那麼,不但日子能過得心安理得,相信也將會如同行天宮精神導師 玄空師父開示:「神欽有德助功成。」獲致神明的護佑,幫助大家事事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