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期

【專題企畫】

蓮紅水復清-自然之紅

遊女泛江晴,蓮紅水復清。
競多愁日暮,爭疾畏船傾……
    -唐
張敬徽〈採蓮曲〉
(節錄)

 

夏日炎炎,許多年輕女子乘著小船爭相採摘蓮子,只是蓮葉繁茂、蓮花盛開,多到難以採盡,眼看就要日暮時分了,但若心急爭著採收,又怕小船重心不穩而翻覆……女孩的嬌羞柔美、紅蓮的清麗脫俗,詩人描摹出一派旖旎好風情。

 

在大自然中,許多花朵呈現各式各樣的紅色,營造出鮮明璀璨的視覺饗宴。人類將不同深淺明暗之紅色賦予各式各樣的名稱或定義,且讓我們從光影與色彩的變幻中,練就敏銳的觀察力,感恩大自然所賜予的一切。

看見紅色 看見繽紛
 

若問紅色由何而來,就必須瞭解創造出色彩的電磁波,以及能接收色彩訊息的眼睛。
 

在宇宙中,凡是溫度高於「絕對零度」(攝氏零下二百七十三點一六度)的物體都會釋放能量,這些能量以「波」的形式向外發射,在真空中以光速傳播,此即電磁波。電磁波隨著本身波長與頻率的差異,而呈現出不同的特質,在特定波長及頻率範圍內的電磁波可以被動物眼睛所察覺,於是能被看見的電磁波,便化身成各種色彩,造就了這個繽紛世界。
 

不同動物所能感知的電磁波範圍不盡相同。以人類的眼睛來說,通常可以看到波長約在七百八十奈米至三百八十奈米之間、頻率約在三百八十兆赫至七百九十兆赫之間的電磁波,即是彩虹中的紅光到紫光,這也是物理學上所定義的「可見光」。而波長在七百八十奈米至六百二十二奈米之間、頻率在三百八十兆赫至四百八十二兆赫之間的可見光,就是紅光。


人類能看見紅色,其實和視覺的演化息息相關。眼睛的辨色、感光功能是來自於視網膜上之「視錐細胞」和「視桿細胞」,視錐細胞會辨色並感受強光,而視桿細胞可以感受微光,主要用於夜視。


在脊椎動物演化之始,原本具有四色視覺,其視錐細胞可以感受到四種不同區段的電磁波,大約就是紅色、綠色、藍色和紫外線,例如魚類、爬行類和鳥類均是。但哺乳類的祖先在中生代的恐龍稱霸時,只能晝伏夜出,由於夜間光線微弱,需要的是夜視能力,而非辨色能力,於是一部分視錐細胞便退化,不僅看不到紫外線,甚至將「七彩」辨識為兩大區塊,即紅色至綠色是一類、藍色至紫色是一類,變成「二色視覺」的動物。


身為哺乳類一支的靈長目,在演化之初也是「二色視覺」的色盲,不過其中某些物種為了採集水果,必須分別得出果實是否成熟,便重新「活化」了能辨識紅色至綠色的視錐細胞,得以成為「三色視覺」的動物,而人類就是牠們的後代。


歷經峰迴路轉的演化過程,人類又能鑑賞各種嬌美的紅色事物,然而牛就沒這麼幸運了。牛無法分辨花花草草的萬千姿色:紅、橙、黃、綠對牠們來說,所看見的是一片橙色,只是明暗深淺不同。於是我們不禁要讚歎演化的神奇,紅色的繽紛樣貌,真是大千世界最美妙的景致了。

紅色之字知多少
 

在大自然中,植物經常是創造紅色視覺的主角,從花、葉到果實,鋪陳出紅色的各種情調,例如:玫瑰的浪漫、楓葉的璀璨、荔枝的甜美……帶給人類許多美好的想像。

不過,我們若仔細觀察,大自然的紅色事物雖然都很耀眼,但深淺、明暗並不一致,像草莓的紅與櫻桃的紅,從視覺就能判別兩者的差異。同樣是紅色,它們仍然有自己的個性。中華文化特別鍾愛紅色,因此古人對於不同的「紅」也賦予了各自的名稱和定義,光是代表「紅色」的字,除了「紅」本身之外,還有其他二十餘字,堪稱是所有色系之冠:

由來 文字
如火鮮明 赤、赨(ㄊㄨㄥˊ)、赩(ㄒㄧˋ)、赫(鮮紅)
(ㄔㄥ)、赯(ㄊㄤˊ)、煒(深紅)
礦物土石 朱、丹、彤、赭
自然生物 桃、檀(淺紅)、殷、猩(血紅)、茜、奭(ㄕˋ)
特殊布色 紺(青紅)、絀(暗紅)、絳、緋、緹、縉(淺紅)、縓、纁


如此多的字,雖不到「千紅」的地步,也足以得知,古人已能分辨各種成色不同的紅了。探究這些名稱來源,一部分是花草樹木之名或是顏料取自某植物,如桃、檀、茜;另一部分則是顏料從礦物土石提煉而來,如朱、丹、赭。因為它們的紅各有其特殊性,古人也就用來稱呼這些特定成色的紅。

其他最多的名稱,則是人類利用自然染料製作出紅色系的布帛之後,由於加工方式的差異,而呈現不同明暗深淺的紅色,日後便用此色布匹來稱呼特定的顏色,如:絳、緋、緹……甚至「紅」這個字,本身其實也是一種特殊的布色。 那麼,「紅」原來又是什麼模樣呢?

 

從赤、朱到紅色
 

在東漢的《說文解字》中,作者許慎是如此定義「紅」的:「帛赤白色。」清代的段玉裁則進一步解釋:「按此今人所謂粉紅、桃紅也。」由此可知,「紅」本指淺粉紅色的絲帛,與現代人的認知並不相同。 在魏晉南北朝以前,真正用來指稱如火般鮮明的顏色,其實是「赤」,因為「赤」的意義就是「物體被火烤紅」,所以古人將紅色稱作「赤色」。流傳至今,依然有一些語詞保留了原始用字,如「赤心」、「赤日」、「赤忱」等,甚至吳語(江浙話)仍將「紅豆」稱作「赤豆」,閩南語也將「眼紅、嫉妒」的樣子形容成「赤目」,這些都是明證。

在先秦時,除了「赤」,還有一個字也經常代表紅色,那就是「朱」。但是它們不完全相等,若兩色並列,可以察覺朱色比赤色偏橙色。由於古代還未出現各種顏色的參考數值,一般人對相似顏色的明暗深淺差異,往往只能憑藉印象或直接對比,所以朱、赤二字均常用來代稱所有的紅色,尤其是在文學作品中。

既然如此,「紅」又是如何取代了「赤」、「朱」,甚至成為此一色系的通稱呢?

早在許慎編寫《說文解字》前,西漢的司馬遷和揚雄就曾在作品中使用過「紅」字,但究竟是原義的淺粉紅色還是後世認知的大紅色,並不能確定,只知當時人似乎對此顏色有些偏好。若從今日實例來思考,粉紅色的確是一種令人風靡的顏色,比起大紅色的受注目程度,一點也不「遜色」。

例如:每逢初春時節,臺中市和平區的武陵農場便以其特有的櫻花品種-紅粉佳人,而讓許多遊客陶醉在浪漫綺麗的花叢間,正可說明粉紅色使人心神嚮往的魔力所在。

隨著紅色日益受人歡迎,到了魏晉南北朝以後,「紅」便逐漸取代了「赤」和「朱」,成為概括此一色系的通稱,而它的涵義也出現了變化,成為「赤」、「朱」二色的綜合體,不再是昔日粉白嬌嫩的象徵了。

您眼中的紅是哪一種紅?
 

古人對於自然狀態下各種成色的紅,雖然能分別其差異,但並沒有一種參考數值可以標示出它們的特性;其次,由於光的亮度會影響顏色本身的明暗深淺,而每個人的視覺對於顏色的敏感度和辨識度也不太相同。因此,往往「您說的『紅』未必就是我所認知的『紅』」。 隨著科技的演進,顏色的取決必須有相對標準的數值,以便於印刷、影像、網頁等領域的精緻視覺呈現,於是透過光學原理及顏料的混色原理,而發展出數位化的顏色模型。如今主要有兩大系統:一是「三原色光模式」、二是「印刷四分色模式」。

「三原色光模式」以色光模擬大自然的各種顏色,原理來自於人類是「三色視覺」的動物,其視錐細胞可以感受紅
(Red)、綠(Green)、藍(Blue)三種原色的色光。若將色光以不同的比例相加、合成,就能產生各種色彩。此種模式簡稱為「RGB」。 「印刷四分色模式」則是利用顏料的三原色,即青色(Cyan)、洋紅色(Magenta)、黃色(Yellow),再加上黑色(blacK)油墨,共計四種顏色混合、疊加,而形成所謂的「全彩印刷」。此種模式簡稱為「CMYK」。

在此兩套定色系統中,對於紅色系列各色均制訂了參考標準,而有關中國古代眾多不同名稱的紅,許多字也能標示出較為嚴謹的數值。若下回想要瞭解此「紅」與彼「紅」的差別,透過所附列表,大致可以得到明確的區隔。

所以,您準備好了嗎?試著進入紅色的繽紛世界,一起來欣賞它耀眼的身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