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期

【好好生活】

開啓幸福對話


溫言暖語,正向溝通, 開啟幸福對話!
           —行天宮平安心語

 

人人都喜歡聽到「好話」,一句溫暖柔和、正向鼓勵的話,如甘泉滋潤,為心靈帶來希望;好話,可以散播人情的美好,締結人與人之間的善緣。大家一起學習好好說話,開啟幸福對話!

良好的溝通模式

人與人之間的對話,是為了達成有效溝通,傳達彼此的心意;但很多時候,卻變成傷害對方的利箭。例如:妻子看見丈夫把穿過的襪子亂丟,她可能會破口大罵:「你這個懶鬼!」這時,丈夫雖知自己有錯,可是因此稱他為懶鬼就太過分了,於是他回應道:「你知道我工作有多辛苦嗎?」接著,妻子又不服氣……一番脣槍舌戰,不僅事情沒有解決,也可能破壞夫妻的感情。

 

在西元一九六〇年代,美國心理學家盧森堡博士提出「非暴力溝通」,希冀能夠去除話語中會造成傷害的成分,同時達到有效的溝通目的,讓雙方的真實心意相通。良好的溝通模式包括四個步驟:觀察、感受、需要、請求

 

  • 觀察:將事實不夾帶評論,客觀陳述出來。猶如使用照相機或是攝影機,將發生的畫面、言語,如實重現。例如:我看到客廳沙發椅下,有一雙你穿過的襪子。
     
  • 感受:單純對自己內心狀態的描述,也就是當下真正的感受。通常開心、興奮……正向的感受,大家很願意說出來,但如果是生氣、沮喪……負面的感受,往往說不出口,但表情肢體卻早已表露無遺,有時候還會陷入「自責」的情緒,覺得「不應該」;記得感受就只是感受,沒有任何評價。
     
  • 需要:釐清心中未獲滿足的需要,看清自己到底在乎的是什麼。我們常常會說「不要」什麼,但這並不代表知道自己「要」什麼。像是我們常說:「你『不要』再滑手機了!」但當對方真的放下手機,而接著戴上耳機,這真的是我們的需要嗎?或許真正的需要是得到對方的關心,看著彼此好好說話。
     
  • 請求:具體將自己的需要告訴對方。請求的內容,不僅要明確、正向,也要具體可行,更重要的是,放下想要改變對方的念頭,允許對方可以說不,如此才有進一步交流及溝通的機會。

改變的起點

很多時候我們都希望別人改變來配合自己,因此說出來的話就會帶著「命令」的口氣,但聽者通常很難「順服」,但其實生命的主導權永遠握在自己的手中,想要「改變」唯有從自己開始。


試著採用溫和的溝通模式,說出自己的觀察,而不是帶有指責意味的「你每次」、「你從來不」;靜下心來自我探問,對看到的事、聽到的話,我的感受是什麼,是生氣?難過?沮喪?而非「我覺得你」;需要的覺察,讓自己更加瞭解自己,也能學習同理對方的需要;具體正向可行的請求,是友善邀請對方一同改變,命令只是表面的服從,無法維持長久。

當我們自己變得更好,身旁的家人朋友才能更好,世界也會隨著愈來愈美好!


傳遞愛的語言

說話方式是日積月累的結果,當然也無法在一夕之間就立刻改變,需要我們好好練習。如果自己情緒過於激動,或者說出口的話會引起極大反抗,可以先緩一緩,找個適當時機再好好地表達;也可以採用「書寫」的方式,把想說的話寫在紙條上,減少面對面的衝突。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感恩是親密關係的催化劑,經常表示感謝,能夠讓您對他人的付出心存感恩,更加增進彼此的情感。「謝謝」不嫌多,真誠地道謝、道愛,都是消融衝突、拉近關係的良方。

期盼大家都能說好話,把話說好,日日平安、幸福快樂!

非暴力溝通的說法

我看到客廳沙發椅下,有一雙你穿過的髒襪子,(觀察)
我很不開心、煩躁,(感受)
因為我希望給家人一個舒適乾淨的空間,(需要)
所以,我會在鞋櫃旁放一個小籃子, 可不可以請你將髒襪子放進去呢?(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