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期

【字裡行間】

詩書禮樂 文化復興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將。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詩經
小雅鹿鳴第一章》

這是周天子宴請群臣時的歡樂之詩,「嘉賓」就是群臣,表示天子敬重大臣,而臣子自然也能以謙和恭謹的態度相回應,大家一起引領百姓,達成安和樂利的生活,實現君仁臣忠的倫理之道。

 

人我之間,彼此皆能以禮對待,相互尊重,便能體現文化中的典雅、端莊與涵養。而這樣的和諧景象必須透過詩書禮樂的長期教化,才能深入人心,內化成行為準則。因此,文化的復興與昌盛是日積月累的工夫,如同 關聖帝君傳世明訓所言,從「讀好書」開始,進一步實現「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的美善社會。

 

從文字來看,「復」、「興」已見於甲骨文,但今日用法都是引申義,其原義都與日常生活有關。「復」本寫作「复」,與冶煉青銅相關。以銅、錫為主要成分的青銅,其熔點約為攝氏八百度,目前考古測定商朝的煉爐可承受攝氏一千度以上的高溫,若想要達到這樣的溫度,必須藉助鼓風設備,而「复」其實就是「操作鼓風袋」。

 

分析甲骨文的「复」,中央長條形是由牛皮縫製的囊袋,最上方是送風的陶管,長條形下面是踏板,最下方則是一隻腳,會其意就是用腳一次又一次踩踏板,造成囊袋一緊一鬆,空氣源源不絕充入其中,然後經由陶管持續送進煉爐,幫助燃燒,提高溫度。由於鼓風的動作是不間斷的,所以「复」引申有「一再」、「回返」等義,日後為突顯動作的往還,便加上代表行走的「彳」(ㄔˋ)而成「復」。

 

再看「興」,在甲骨文中是四隻手共同抬舉一個能載人的框架,中間的方形是坐處,前後伸出的四條線代表木柄,會其意,「興」就是「抬升」、「抬高」,引申有「起來」、「發動」、「盛行」等意涵,此時讀作ㄒㄧㄥ。而被抬起來的人免去了走動之累,自然感到愉悅,於是「興」再引申表達「快樂」、「歡喜」的情緒,此時則讀ㄒㄧㄥˋ。

 

原本坐於方架上的人,應多為長者或行動不便者,但後來這種乘坐方式卻逐漸變成權貴者所專用的,甚至移動時還要抬架者出聲警示前方擋路的人,於是有些甲骨文又加了「口」,今日「興」的寫法也就是源自於此。而這些載人框架再加上頂,改良成箱形,就是我們所熟知的「肩輿」或「轎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