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期

【專題企畫】

品格高潔 蟬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唐
虞世南〈蟬〉

 

蟬,因其鳴叫聲而俗稱「知了」,又作「蛭蟟」。蟬鳴喚醒了許多人的童年回憶,無疑是夏天最具代表性的天籟,若牠出現在秋冬,則稱為「寒蟬」。中國歷代詠蟬的作品,將蟬視為品格高潔的象徵,提醒我們,應當本著正直、廉潔的心待人處事,謹守本分,做個清清白白的好人。

 

蟬之二三事

蟬,英文「Cicada」來自拉丁文,意指「棲息於樹上,像蟋蟀一樣會鳴叫」,臺灣常見的有草蟬、暮蟬、臺灣騷蟬、臺灣熊蟬等。蟬的體形通常不大,即便是成蟲,體長也不過二至五公分之間,外骨骼堅硬,雙翅特別發達,多為透明或半透明,上有明顯的翅脈;頭部寬而短,具有明顯突出的額脣基,有短短的觸角,口器細長,腹部呈長錐形,總共有十個腹節,雄蟬的第一、二腹節具發音器。另外,蟬還有五個眼睛,包括兩個複眼、三個單眼,所以視力非常好。

細聽蟬「聲」

民歌《秋蟬》唱道:「聽我把春水叫寒,看我把綠葉催黃……」蟬鳴唱出了大自然中的生命悸動與四季遞嬗,但牠究竟是怎麼「唱出來」的呢?

 

雌蟬沒有發聲器,只能摩擦翅膀發出聲音,而雄蟬身體兩側有「鼓室」,兩個對稱的膜有如鼓面,再由腹腔作為共鳴放大器,如果有一面膜破了,發出的聲音就會小很多,也有完全不會叫的蟬,比如紅紋沫蟬、小葉綠蟬等;為了發聲,蟬會趴在樹幹上,不停扭動腹部來調節發出的聲響,一種是「歌聲」,可傳得很遠,是吸引雌蟬的聲音,也就是我們一般聽見的「蟬鳴」,另一種是「叫聲」,如蟬被捉或攻擊時發出的緊迫聲,以及宣示領域的威嚇聲。

 

週期蟬「生」

蟬的一生幾乎都在泥土中度過,因種類不同,生命週期也不同,短則三、五年,也有我們最常聽到的「十三年蟬」與「十七年蟬」,所謂十三或十七年蟬,出現在美國東北部,又稱「質數蟬」或「週期蟬」,牠們並不只是單一種蟬,而是屬名。這兩類幼蟲在樹上孵化後即鑽入地下,絕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地底下,只要吸食樹根的汁液就能生存;直到十三年或十七年後,同種蟬的若蟲會同時破土而出,在四至六週內蛻皮(亦稱「羽化」)、交配、產卵、死亡,經歷一生,待卵孵化後便進入下一個生命週期。

 

但為什麼以質數作為生命週期呢?科學家解釋,這是大自然演化的結果,要是大家都擠在同一年破土而出,競爭食物與環境者會太多;加上蟬幾乎沒有避敵之力,所以要盡量避開天敵的生命週期,如鳥類、其他昆蟲等,比如十七年蟬今年遇上了生命週期為三年的敵人,下一次見面可就是兩者的最小公倍數︱五十一年後了,中間有兩次平安繁殖的機會,以增加存活機率。

生活有「蟬」味

蟬兒雖然活得「與世隔絕」,大多時候只聞其響,不見其蹤,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蟬兒可是幫了不小的忙呢!


金蟬脫殼

成語「金蟬脫殼」指蟬脫去外殼變為成蟲,引申為製造或利用假象脫身,使對方無法發覺,或比喻事物發生根本性的變化。蟬兒脫去的外殼稱為「蟬蛻」,又稱「蟬衣」、「蟬退」、「伏殼」、「知了皮」,是常見的中藥,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蟲三蚱蟬》:「蟬乃土木餘氣所化,飲風吸露,其氣清虛,故其主療皆一切風熱之證。」其味鹹而甘,性寒,一般用來治療夏季常見疾病,如感冒、咳嗽等。
 

被小葉綠蟬「吻」過的茶葉

小綠葉蟬,又名「煙仔」、「跳仔」、「涎仔」、「小綠浮塵子」,多在「芒種」前後繁衍,體長微小,不注意簡直看不到,但若被牠特殊的刺吸式口器吸取過,茶芽會蜷曲、萎凋、生長遲滯,外觀和產量皆會受到影響,對多數茶農來說是一大害蟲。 不過,對於「東方美人茶」、「蜜香紅茶」及「蜜香綠茶」來說,小葉綠蟬可是最重要的小幫手,被牠刺吸過的茶芽,稱為「著涎」;正因有牠破壞了茶葉結構與成分,才能成就茶葉裡的果香與蜂蜜香,小葉綠蟬雖不鳴,卻幫助了「東方佳人」,使它一鳴驚人。

 

蟬文化

蟬,看似微小之軀,卻能唱響一整個夏日,還能撐起中華歷史的源遠流長,從古人佩戴在身上的「玉蟬」,到詠蟬的詩歌,形成了中華獨特的「蟬文化」。

 

美玉成蟬聲遠播

早在新石器時代,便已出現造型樸拙的玉蟬,在商周的青銅器上,也曾出現過蟬紋,如鼎、爵、觚、盤,在古人眼裡,脫殼羽化的蟬是永生的象徵,餐風飲露更代表了高潔;玉石有五德,分別是仁、義、智、勇、潔,蟬亦有五德:文、清、廉、儉、信,以玉雕蟬,可說是完美的結合,既高潔又風雅。

 

玉蟬的作用可分為三種,第一種就是佩飾,稱為「佩蟬」,例如古代學子多會佩玉蟬於胸口,取唐朝詩人陸龜蒙〈引泉詩〉:「是時春三月,繞郭花蟬聯」中「蟬聯」和「一鳴驚人」之意,另外,蟬者纏也,若繫在腰間則有「腰纏萬貫」的寄託;第二種則是貴族用來裝飾帽子,名為「冠蟬」或「蟬冠」,是身分與地位的象徵。第三種則是讓逝者含於口中,寄託「復活重生」之意,稱為「琀蟬」,古人用蟬的一生來比喻人類的代代相傳,富有一定的宗教意涵;隨著漢朝的結束,玉蟬逐漸沒落,但唐朝的詠蟬詩卻繼而興起,更加豐富了蟬的文化內涵。

 

蟬詩居高聲自遠

以蟬入詩,最早可以追溯到《詩經》,不過通常只是單純描述蟬的習性,比如《國風豳風七月》:「四月秀葽(音ㄧㄠ),五月鳴蜩。」意即「四月時狗尾巴草很茂盛,到了五月,蟬開始鳴叫。」或是莊子的《逍遙遊》:「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其中「晦朔」為朔日和晦日,指農曆每月初一日和最末一日,而「蟪蛄」(音ㄏㄨㄟˋ ㄍㄨ)便是蟬,敘述蟬生之短暫。 至於把蟬作為高潔品格的象徵,則要上溯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如曹植〈蟬賦〉:「實澹泊而寡慾兮,獨怡樂而長吟。聲皦(音ㄐㄧㄠˇ)皦而彌厲兮,似貞士之介心。內含和而弗食兮,與眾物而無求。棲高枝而仰首兮,漱朝露之清流。」即是把蟬比喻成貞士,本性恬靜,與世無爭,只是快樂地長鳴,蟬的內心恬淡寡欲,雖與萬物結交卻沒有所求,牠棲息於高高的枝頭上,渴了便喝晨間清露。詩人除了以蟬自比之外,也對這潔淨的小蟲致上最高敬意。

 

到了唐朝,這是個詩歌蓬勃發展的時代,蟬的意象也變得更加豐富。首先是前言中虞世南的〈蟬〉,作者託物寓意,將蟬人格化,透過牠的形體、聲音和習性,表達了自己清遠的品行與志趣;一般人認為蟬聲能遠揚是憑藉著風,然而作者認為只要「居高」自能遠傳聲響,正如人若品格高潔,亦不需要外在之力,就能聲名遠播。

 

另一首知名的蟬詩,則莫過於唐朝駱賓王的〈在獄詠蟬〉:「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沈。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駱賓王為人俠義正直,曾多次諫言於武后而下獄,這便是他身陷囹圄之作。作者以蟬聲起興,引起濃濃客思,想起多年政治生涯,早已從黑髮年少熬成了白髮,不禁傷感,並以司馬相如〈白頭吟〉中「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暗喻自己被君王「辜負」;接下來以蟬自比,現實狀況如露凝重,言語也受到箝制,沒有人相信自己的清白人格,誰來為自己說話呢?結尾的問號也正是答案,只有作者為蟬寫詩,亦只有蟬為作者發聲,蟬與詩人渾然一體。

在黑暗裡歌頌光明

法國生態學家亨利法布爾(Jean-Henri Fabre)在著作《法布爾昆蟲記》中問道,蟬兒為什麼要歌唱?在忙碌的生活裡,大多數人都不在乎周圍的聲音,但是蟬兒還是非常賣力,沉醉在自己的世界裡,高亢地歌詠著。 蟬兒的一生大多在地底生活,歷經多次的蛻皮,才能見到光明,牠並不在乎生命的長短,只是盡心地歌唱、繁衍,完成自己的天命,那一枚枚蟬蛻被時間風乾,卻記憶著每個嘹亮的歌聲,以及認真活過的生命。

 

我們不也是如此嗎?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但在那「八九」裡,我們正如蟬兒蟄伏於地,忍耐著黑暗,蓄積著力量,經過一次次難忍的「蛻皮」進化,終於破土而出,得見光明;而我們為人更要學習蟬的不忮不求,淡泊於世,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不論是否有人諦聽,都要奮力唱出生命的意義!